回到上页

 

中医“开气法”治疗西医所谓的“抑郁症”

 钱塘散人 

 

从报道的资料来看,这些年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白领阶层和中年人群。

其实,西医所谓的“抑郁症”,就是中医“情志病”中的忧思伤脾或者郁怒伤肝,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

中医“内伤七情”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中医认为七情过度,则会伤及五脏,比如过喜伤心、暴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我们发现这里心、肝、肺各对应一种情绪,脾和肾则各对应两种情绪。

忧和思的区别很清楚:忧是对某些事物的过度担心以至不知该怎么办(发愁),思是对某些事物的过度考虑。

惊和恐的区别是:惊是对突然出现的外部对象的短暂害怕,是客观上的、 不自知的;恐是对某种未知事物产生的内心持续的害怕,是主观上的、自知的。

那么,为什么这些情绪过度会导致人体生病呢?其中的致病机制是如何呢?

我们知道,用西方生理学的语言来说,人体的循环系统必须通达全身每一个角落,因为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以至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水分、养分、氧气等来完成新陈代谢,如果某些部分不能到达,那么这些部分就要逐渐坏死,这是从具体的、绝对的角度来说。

如果从中医的、整体的、大概的、相对的角度来说,人体的气血必须在全身运行,必须能到达前后左右、上下内外,机体才能健康运行。前后失调的情况只是逻辑上存在,临床中很少。临床中最常见的是升降开合的失调。

假如一个人的气血能左不能右或者反之,那就是半身不遂俗称“偏瘫”了;

假如能上不能下,那就要上盛下虚、头重脚轻了;

假如能下不能上,那就会阳气下沉、头昏眼花了;

假如能外不能内,那就脏腑虚弱、心惊胆战了,比如在内虚外盛脉象浮洪的情况下。但是这种情况临床中也很少,因为机体很聪明:如果元气不足,首先会用来保障内部脏腑的正常运行,而不会先保障外部四肢的运动。

假如能内不能外呢?大家可能猜到了:那就是要得“抑郁症”了!

所谓“抑郁症”,在中医里属于“气机升降开合”中的“开合”这对矛盾出了问题,就是气机能合不能开,气血过于闷在体内,太少流向体表和四肢。阳气闷在体内,则会导致身体内热、情绪抑郁的同时又躁动不安。

前些年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气机过于沉降的患者,也就是气机“升降开合”中的升降这对矛盾出问题,大多是“能降不能升”。这类情况中我遇到过最严重的一个案例是:天台有个患者平时双腿小腿肚以下每天发热甚至发烫!多年如此无法解决。诊其双手寸脉几乎无及,关脉也弱,唯独尺脉正常,这就是典型的“阳气下沉”,本来应该均匀运行于全身的人体“真阳”拥堵在下肢,当然要发热甚至发烫!

我曾经好几次在新闻中看到类似病例的报道,这类患者双腿发烫,甚至冬天睡觉时都要把双腿伸到被窝外才舒服,但是西医对此都束手无策!这是气机升降失调,西医当然没有什么办法,因为西医理论中根本就没有“气”的概念。这类患者如果叫我治疗,一般来说一两次药方就能解决问题了。

由于阳气虚才导致无力升发,所以这类患者一般同时都兼有气虚,我经常用“阳气虚沉”来表示,其表现为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不好,经常容易感冒,而且一旦感冒则很长时间不能自愈。这类患者在治疗上要用“升补法”,也就是要补气提气的方法恢复气阳气的升降功能,关键药物是柴胡、升麻、葛根。(附:升补法治疗虚性感冒

如果说气机的升降功能失调还是属于身体的、生理的疾病,这两年我遇到的气机“开合失调”患者很多则是情志方面的疾病。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气机的“开合失调”呢?

有些是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比如性格特别内向,什么事都闷在心里,就是俗话说的“闷葫芦”,这类人容易气机滞闷。这类患者需要耐心开导,努力纠正性格偏差或缺陷。

如果排除先天遗传因素,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疏远、城市白领生存压力大,情绪得不到适当的排遣、心理压力没有合适的途径释放,情绪和压力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则导致气机滞闷,因为心理情绪和生理机能 是相互对应的、相互影响的。那么,这种情况怎么治疗呢?

如果用中药治疗,首要的原则是“开气”!即选用辛甘发散的药物,让气血向体表运行,因为,中药没有专门列出提气、开气类药物,这类药物都在解表药中,而且主要归肺经和膀胱经,因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而膀胱经属太阳处体表,这方面药物主要是菊花(偏凉)、桂枝(偏温)。

其次是疏肝理气,帮助肝气调达、气血通畅,这方面药物主要是柴胡。

由于阳气堵于内则容易产生内热并耗伤阴液,所以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滋阴清内热,但是决不能用苦寒清热!而要用甘、寒的药物散热,因为这种热并非邪热,而是人体真阳因郁闷而生热,不能用苦寒杀伐,只能在帮助阳气流通的情况下用甘寒清热,即补中有清(因为甘能补),这类药物主要是淡竹叶、金银花。同时可以适当地滋阴清热,帮助恢复损耗的阴液,这类药物主要是女贞子,阴虚热甚的情况下甚至 需要用天门冬。

 

如果自己用经络穴位调理,可以按摩双手大拇指,尤其是指甲盖下面的部位,因为这里是肺经少商穴,可以开肺气。其次可以按摩双脚大拇趾,尤其是趾甲盖下面的部位,因为这里是肝经大敦穴,可以疏肝理气。

 

如果用饮食调理,平时可以多喝点菊花茶,因为,菊花辛甘发散,而且归肝经、肺经,有疏肝理气,行气解表的作用。食物则可以多吃辛辣类的,或者多加点辛辣类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