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即兴答 H 老师的三个问题

 

钱塘散人

 

 

今天中午十一点,收到 H 老师的以下微信:

先生好,近期工作忙,没时间前往就诊。有几个问题,出于好奇咨询一下,占用您时间了。

1.有人听到金属撞击声(如金属汤勺碰到金属碗发出的声音)难受,我判断应该是五行有偏胜和不足,猜测缺木,金克木。但他说是缺金,父母取名还加了金字偏旁。对此就不理解了,先生怎么看?

2.先生之前文章也常提子午流注。这确实是个挺好的模型。但据说子午流注是宋代才有,又让我心里对它的权威性打了折扣,如果是先秦时代就出现的东西,似乎权威性更强一点?

3.说来惭愧,对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没有系统性的掌握,对下面这篇文章写得怎样不好判断,有请现先生指点一下。如果先生忙,没时间看,就忽略次问。文章如下:

中国哲学的历史源流  https://mp.weixin.qq.com/s/WmTV6C64BndPIFcvQe76vg



钱塘散人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

    你的想法是对的!

    从五行思想和中医角度来说,闻金声则惊,正是因为金克木,此乃木不足之像,当然是缺木啊!如果是金不足,闻金声则当欢喜接受,岂会难受?


关于第二个问题:

    先秦时期亦有思想雏形、甚至已经在实际应用,但是其完整的理论模型直到唐宋才确定,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并不少见。

    比如太极图模型,也是直到北宋的周敦颐才正式绘制流传,但是实际上太极阴阳思想以及太极图雏形,早在秦汉时期甚至更早的伏羲文王时期就有了。

    又比如易经的象数学说和应用(占卦预测),从易经出现以后就一直存在,因为占卜本来就是古人发明易经的一大功用,但是,象数的集大成者是北宋的邵雍(康节先生),现在流传的易经预测理论经典诸如《梅花易数》都是他的大作。

    子午的思想,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比如干支纪年中的十二地支,用来计算一天的时间就是十二时辰,子为半夜(太阴),午为正午(太阳),子为水,午为火。道家内丹中的小周天有子午周天(任督二脉、水升火降)、卯酉周天(左升右降、木升金降),因为古人认为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地有周天、人体也有周天 ……

    既然如此,这种思想应用到中医理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气血在人体脏腑中循环流注,必然有一个时间规律,这个时间规律自然而然地用十二时辰来标注。至于正式形成理论并广泛流传于世是否在宋朝?这个我没有考证过,但是可能性很大,我认为需要考虑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汉字在黄帝时期就出现了(仓颉造字),思想的大繁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但是那时候要把文字用刀刻在竹简上,传播效率很低。造纸术直到东汉时期才出现(蔡伦造纸),有了纸张后文字和思想才有条件流传,但是还无法广泛流传,因为那时候纸张很贵,而且受印刷术的限制。活字印刷直到北宋才出现(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这时候理论著作才有条件以书面形式广泛流传,所以北宋才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艺术都最繁荣的时期,虽然北宋是个瘸子,因为重文轻武饱受北方游牧民族之辱,但是据说北宋的 GDP 占当时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 !当时北宋的首都汴梁(开封)已经是一百五十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是全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医术的中心!北宋的悲剧,也是当今中国需要引以为鉴的:中国必须发展相应的武备,以保障经济发展的成果,否则,经济体量再大,如果没有尖利的爪牙,也不过是西方列强严重的猪羊,可以随时吃猪肉、薅羊毛 ……


关于第三个问题:

    我通览了此文,主要是罗列了一些历史文化常识、易经哲学思想发展脉络,并无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似乎无可评说。直到到最后几段,包括“中国哲学演变历程”树枝图,算是有一些个人的见解和创意,但是,作者还是没能把当今人类思想文化的最新状况概括进去,因为以唯物主义为基石的西方科学,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时就发生了动摇,到了量子力学的出现,则几乎完全被颠覆了!

    其实,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原始社会)的事情,目前只能认为是传说,因为还没有考古器物和文字的证明,甚至有人认为夏朝都只是传说,因为真正有文字记载并有考古器物实证的最早时期是殷商的甲骨文。据说在义乌夏演乡的最新考古成果,把华夏人文历史往前推到八千多年(原来一直认为中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

    另外,此文作者自己似乎也未曾深究,只是抄录现有资料(包括网络资料)。依我看,此文中很多内容抄录自“白云先生”的文章,因为我正好在白云先生的文章中读到过这些内容,比如“王子朝奔楚”事件,而且作者对很多文史知识、典章制度、文言用词都不熟悉,因此很多地方行文用词文白不分,读起来牵强拗口。

    由于作者不求甚解,书中甚至有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文中说《黄帝阴符经》、《黄帝内经》是黄帝所作,这显然是望文生义,其实,这两部经典的作者不详,应该不是一人所作。

    附:《 黄帝阴符经 http://www.sun0moon.com/me/qitawenjian/hangzhou/yangsheng/huangdiyinfujing.htm

    其实,并不是书名中有“黄帝”二字的典籍都是黄帝所作,中国古典著作中好多是书名冠以“黄帝”二字的,比如《黄帝内经》,这主要是为了显示此书的重要性,引起人的注意、重视,也就是现在说的为了“博眼球”、“蹭热点”。

    还有,文中提到“早期的佛教,肮脏不堪,吃屎喝尿的行为比比皆是,在寺庙聚众淫乱也屡见不鲜”,这应该是藏传佛(密宗)特有的现象,这是藏地贵族统治者人为地选择了印度外道性力派而产生的怪胎,其实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邪教,中原内地的汉传佛教应该没有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