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小乘、大乘和杂乘

 

昨天听朋友说,某法师的母亲摔伤了腿需要照顾,他怕家里兄弟姐妹对母亲照顾不周而不放心,所以回老家照顾母亲去了。其实,他若想出家为僧而又为养亲事母方便,在当地找个寺庙似乎更为妥当。

朋友还说, 她猜测该法师现在在这里是为了回老家照顾母亲方便,等他母亲百年归天之后,他可能要到更远的比如云南那边修行去了。 该朋友也认为,杭州这边太悠闲,容易使人懈怠,不利于精进不适合修行。那么看来,杭州倒是适合我这样的闲散之人隐居喽?

呜呼!其孝子贤孙拳拳之心诚感人也!然此乃儒生之行,非佛家之为。做释子者,心无羁绊,若有牵挂,终非究竟。这是从内部观念的角度来说。

再则,修道之人,有求内心,无关外境。幽幽山野,固然有利断欲摄心,熙熙市井,更能锤心炼性,永嘉大师所谓“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栽莲终不坏”。这是从外部环境来说。

佛教有小乘大乘的之分。小乘佛法只度自己,不管他人,一个是他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救度他人,二是主观上他本人也不想救度他人,如东南亚诸国所传即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法是自度度他,既有能力救度自己  又有智慧和力量救度他,中国及其北部的藏、韩、日、蒙等国则是大乘佛教。但是,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反而以到泰国去学佛为荣,认为那里是佛教正宗。

小乘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

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

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 ”(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另外,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大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

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

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周文建注:这与我的“信息不灭定律”有相通之处)

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但是在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而且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唐初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

当然,作为佛子而牵挂高堂,这也没有错,佛弟子并非就不可以涉俗事,既然要入世度人,肯定难免要涉及世俗人事的,只不过要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对待。

因为佛教传入中原的乃是大乘,而且吸收杂合了本土的儒道思想。比如 “天台宗”和 “华严宗”,就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

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其实,禅宗也认为,一个人证道开悟之后,外表仍然和世俗常人一样的,甚至也有喜怒哀乐,只不过其心不动其神不乱,这个心神是以一种独立超脱的位置和态度观照着自己的世俗的言行。

道家也讲养亲,《庄子·养生主》第三篇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至于我的佛学思想,则融合了佛道儒医和现代科学甚至是西方哲学,已经不属于大小乘的任何流派了(虽然初期接触禅宗且受其影响较大),权且称之为“杂乘”吧!

------------------

妻子阅读上文后,来信就儒家之孝和佛家之孝做辨析。

附原信:

第二篇文章中提到的“孝”问题之辨析
 

    关于“孝”,并不只是儒家所昌导,“孝”也是佛子“十善”之首。只不过佛子的“孝”与儒家的“孝”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儒家之孝,更多地强调衣食起居等事相上的照顾。佛子的“孝”不仅是让父母在生时真实地安住!而且在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地离苦得乐,获得究竟解脱。况且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是大乘佛子(只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才是大乘佛子)发菩提心的一个原因之一。

    地藏王菩萨之所以发“地狱不空,我不成佛!”的宏愿,正是基于其对于母亲之“孝”!当年她为天目女,她的母亲生前不信佛法,喜食鱼虾,死后天目女十分悲痛,找一已经具有天目的高僧询问其母的去处,得知她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心如刀绞。为了解救地狱中受苦的母亲,她才发如此宏愿,而后散尽家财,功德回向其母,终使其母得解脱。虚云大师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从普陀山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五台山,途中历经数年的风霜雪雨。佛子之“孝”更为彻底,不存在任何私心。

    作为一个佛子,出家不是逃避什么,而是更好地承担责任!通过精进修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方便善巧,这样才能更好利益众生(难道父母就不是众生之一吗)。如果一个人没有智慧,是非不分,纵使孝心拳拳,很多时候也会好心办坏事,并不能真正地利益对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