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道家易经与中医医理

——南怀瑾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一章

 

  关于中国道家易学与医理的研究,是中国文化之宝藏,我早已希望集合中医西医及科学界等合并研究,一方面是将中国固有的、伟大的应用哲学加以阐扬,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的一种贡献。

 

               易学与中国医理

 

  究竟《易经》的道理与中国医理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很奇妙的问题,要说起来,医理与易学是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诸位一定会说,既无什么太大的关系,还研究什么呢?这就要说到道家了。

  在秦汉以前,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有所谓“方士”之流,他们讲求修道炼丹。这些丹道派思想的发展,是由《易经》的原理演绎出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是与《易经》配合的。

  到了汉代以后,中医的哲学思想,也经过演变,外加道家的影响,而使得医理以《易经》的道理来诠释了。也就是说,透过间接的关系,中国医理哲学思想,却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了。

  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偏重于抽象,偏向于玄妙,这正是智慧之学,但也在学习研究及了解方面,增加了许多的困难。

  中国五千年的医学历史,许多学派发展下来愈来愈为神奇,似乎是走入纯哲学的范围,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却很令人怀疑。

  所以,我们可以说,易学与医理之间,只是形而上的哲理的关系,至于形而下的法则方面的运用,却是大有问题的。

 

               道家与中国医理

 

  如果要问什么与中国医理关系最密切的话,道家方术思想对医理影响的重大远远超过易学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又不能不承认中国上古文化的特殊气质与雄伟气魄了。

  上古中国文化的特点是:敢于假想,敢于追求。

  道家认为所谓“人”这个生命,是可以经过修炼,使肉体的人身长生不死,而达到神仙的境界:“与天地同体,与日月同寿。”

  试看,这种想法是多么的雄壮,有多么大的气魄与胸襟。不论人类是否真正可以达到与日月同寿的目的,仅仅是这种假想,已够得上伟大了,除了中国人,世界上又有哪一个种族敢作此想呢?

  是的,西方文化宗教中提到了“永生”,但那仍是精神的、死后的事,与道家的假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道家的这种想法,正是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事实上,道家并不只是想,并不只是敢于说说而已,他们真正致力于方法的寻求,真要征服人类的躯体,真要控制人类的生命,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与中国医理关系至为深切。

 

                 汉易

 

  提起《易经》来,很多人称其为群经之首,称其为经中之经,称其为哲学中之哲学。

  这话实在具有相当的道理,在所有的经典之中,似乎《易经》是包括了一切,《易经》就是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关于《易经》方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汉易,第二个阶段是宋易。

  简单地讲,易学包含了理、象、数三种学问。

  理——是以哲学的方式,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理。

  象——是以理论科学方式,解释宇宙间事物的现象。

  数——每一个现象都有数在其中,也是属于科学的。

  汉易偏重象及数,是属于科学性的,也是与道家关联最深切的,所以也有称汉易为道易的。

  而宋易所讲求的是理,属于儒易,与道家关系较浅(邵康节则走的汉易道家路线)。所以与中医原始有关的也就是汉易了。

 

                卦是什么

 

  提到《易经》,大家都会想到伏羲画八卦,究竟什么是卦呢?

  卦者,挂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的眼前,故而称其为卦。

  《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

  能够观察到宇宙的现象,将之归纳成八大类,画成八卦,这岂非是超人的智慧?所以八卦是智慧之学,我们看到京戏中孔明出场,身穿阴阳八卦袍,就是说明高度的智慧,是以八卦为代表的。

 

                画卦与爻

 

  卦既是宇宙的现象,欲把这个形象记录下来就要画,所以卦是画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卦是抽象的代表,也可以说是图案的符号,八卦也就是一种逻辑符号。

  卦的组成为“爻”。

  什么叫作“爻”呢?一直线为一爻,称为“阳爻”,一直线中间隔断也为一爻,称为“阴爻”。

  卦就是由“阴爻”“阳爻”所组成的。

  我们再看“爻”字,是由两个斜的十字所构成。

  照地球物理的解说,地球磁场与经度及纬度呈斜爻,这两个斜爻也就代表宇宙间的一种形态,万物皆系交错而成。

  而这两个交错,恰成为两个十字架,爻字也正是两个十字架的代表。

  我们的祖先伏羲氏,是否真的这样画卦,可能还是疑问,但中国文字的起源,却是由象形而始,也就是说由画现象开始的,好像画卦一样。

 

                如何画卦

 

  写字多半是由上而下的,可是画卦却是由下而上的,也就是画卦是由内向外一爻一爻地画。这是画卦的一个基本常识。

  虽然可以从上而下,从外而内地画卦,但是最初画卦的方法,是由内而外,是由下而上,这是有其重要道理在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生命的功能,是由地球中心向外散发所产生的。

  以一个人为单位来说,个人的行为能力,也是由内而外的。

  这是《易经》的基本思想,也就是画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的原因。

  下图是伏羲所画的先天八卦方位图,可是这个八卦图,在唐以前未见流传,是在唐宋以后才出现的。是否是伏羲氏所画,我们不作考据,在此不加讨论,现在让我们看看先天八卦所表现的意义。 

 

  离卦——卦象是圆中一点,代表太阳。

  坎卦——上下外围都是阴,

  中间一画阳爻象征光明,代表月亮。

  龚卦——正面下面破碎,代表风。

  震卦——下面阳,上面破碎,

  代表了震动,为雷。

  艮卦——地上有突出的高山,代表了山。

  兑卦——上面的缺口,表示了湖泽、海洋。

  大家看了这些阴爻阳爻,也许难以了解为什么会代表了日月天地、山泽风雷。但是我们要知道,最初所画的这些卦,并不是像今天所画的这样直,这样整齐,原始的画法,阴爻可能只是两点而已,所谓阳爻,不过是一块整的而已。它的形状也不一定是整齐的,而且卦是立体的。

  所以,离卦的形状,只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黑点,用来表示太阳。其他各卦,也是如此演变的。

 

              八卦所代表的现象

 

  看了先天八卦,我们清楚地了解到八卦已经将全部宇宙的现象画下来了。

  这宇宙间的八种现象,就是天、地、日、月、风、雷、山、泽。

  请问,除了这八种现象构成了宇宙自然界外,另外还会有什么东西呢?八卦的归纳真是太伟大了。

  孔子在《易经》的《说卦传》上说:

  “天地定位”,从任何方向望去,都是天。

  “雷风相薄”,大气摩擦发为雷电,雷电的震荡成为气流。

  “山泽通气”,这个道理与针灸的应用,是完全相同的,此点留在后面再说。

  “水火不相射”,火多则水乾,水多则火熄,极难达到均衡。

  至于八卦所代表的人体部位如下,这是丹道派的观念:

 

             乾—头部 1

             坤—腹部 8

             离—眼睛 3

             坎—耳朵 6

             震—丹田(生命能) 4

             巽—鼻子 5

             艮—背部 7

             兑—口部 2

             八卦“数”的问题

 

  我们看到(图三)八卦上的数字,真觉得有趣,一二三四是向左旋转,五六七八是向右旋转。

  这是《易经》的基本原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我们再看这些数字,对面相加皆成为九,所以先天八卦中虽然没有九,但九实在存在于其中,称为九在其中矣!

  西洋的微积分,据说深受易理的启示而发明的。

  但是《易经》“数”的观念,却认为天地间只有一个数,那就是“一”,这是《易经》的数理观念,这个所谓数理,也并不一定是今天数学上的意义,大家不可混为一谈。

  这个“一”,如果加一则等于二,再加一则等于三,最高为九,再加一则又回到了一。

  这个思想方法是归纳的逻辑,与西方分析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些数字中,一三五七九,至九为最高数,九代表至阳,阳能至九之数为顶点。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六在中间,代表至阴。

 

            先天八卦方位、气候与医疗

 

  兑为泽,它在八卦上的方位为东南,可以说东南多水,以现在来说,台湾正处于先天八卦兑卦的位置上,正好在海洋的地方。

  巽卦为西南,巽为风,那么西南是多风的区域。云南下关的风最大,卡车经过的时候,可以关了油门,任风吹驰而行,其风大可想而知。有人说:此之所谓巽为风也。

  各地因气候不同,地理环境有异,造成医疗方面的偏差。比如说,北方多温病,因此《伤寒论》只能适用于南方了;台湾是海洋亚热带的气候,用药的方法与大陆上完全不同。所以,如果将一样的药,一样的方法,应用到世界各地,忽略了气候的因素,那是绝对不正确的。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桩事,一个朋友害了一身黄肿的病,由另一个中医朋友治疗,在他所开的药方中,使用了麻黄六钱,当时我大吃一惊,因为在大陆上用麻黄非常慎重,绝对不敢用这样多的。这个病友吃了一两剂药未见效,这位中医朋友又增加麻黄为一两。那时我实在忍不住要问他了,他解释说,台湾药品质欠佳,成分有问题,再加上气候的因素,一两等于大陆上的两钱而已,岂知照他的处方服用后不久,病就好了,由此证明,中医最重视的是气候。

 

              道家观念中的人类

 

  我们前面说过,八卦代表宇宙间八大现象,大家一定会怀疑,我们这万物之灵的人类,怎么没有包括在内啊!

  关于这一点,道家的观念最为有趣,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而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寄生虫而已。

  说寄生虫还好听一点,实际上,道家称人类为“倮虫”,也就是裸体之虫,生下来赤裸裸的裸虫面已。

  我们能说道家的比喻胡闹吗?试看看地球上的人口问题吧!人口在不断地增加,依照道家的推论,人口仍要增加,说像苹果里面生了虫一样,一旦生了虫,必定愈生愈多,直到完全把苹果蚀坏吃光为止,那时虫也完了。

  地球上自从不幸生长了倮虫——人类,他们就不断发展所谓科学。挖矿、海底钻油,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破坏性越来越高,直到我们这些倮虫把地球毁灭为止。

 

             道家对宇宙万象的研究

 

  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时候,美国朋友曾说到月球的主权应属美国,但是我却说了一个笑话,认为月球的主权应属中国,因为中国的“嫦娥”,早已在数千年前奔向月亮了。这虽然是笑话,但是却真是有点真实的意义,因为我们的道家,早已开始了对月球和太阳的研究。《道藏》里早已有过一本《日月奔磷经》,设想登陆月球和太阳的道书。

  在道家的文献《道藏》中,除了有对月球的研究外,还有一幅极为复杂的图,称为《五岳真形图》,是以中国为中心,画出五岳的地下,认为皆有地下道相通,道家的传说,由陕西省的黄帝陵之下开始有一地洞,沿洞中地道前行,三个月后走出来就是南京。

  《道藏》中又把中国大陆像内脏一样的分类,地肺在陕西省。

  又在前人笔记中,记载天山以北的地方,有一个洞,每到清明的时候,这个洞就冒出大气,说是地球的呼吸,在出气的时候,沙漠上的人都闻其声,人畜早就逃得远远的,以免被气吹得渺散无方,等到二十四小时以后,又可以听到吸气的声音。纪晓岚的笔记,曾经提过到过这个地方。

  在沙漠中,湖泊可以受地气的影响而自己搬家,他们像大冰块一样,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停住了。有些蒙古朋友,还说曾经亲历过这种情景。

  这些现象是什么呢?它们就是《易经》上的山泽通气。

 

               山泽通气与气

 

  道家把天地视为大宇宙,把地球上的人体视为一个小宇宙。

  道家在修丹道的时候,首先是注重人体的气。

  地球在道家的心目中既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有“气”的,这就是《易经》上“山泽通气”的原理,被道家所加以应用的原因。

  气是什么?在道家学说上的“气”是一个很神妙的问题,在中医学上的“气”,也是一个神秘的问题。

  八卦上的艮为山,如果把艮错过来,则是兑卦,就是海洋,这就说明了山下是海,海下是山。

  山的最下面与海的最下面是相连接的。

  但是,山泽为什么通气呢?

  道家的兵学,本是秘而不传的,现在说到了“山泽通气”,先让我们看一遍古代道家兵学上出征塞外的情形吧。

  在千百年以前的中国社会里,带领万干大军出塞,既没有现在的通讯设备及补给,单是水源问题,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可是道家却有办法,在行军时,携带许多的蓬艾,到了西北高原或沙漠地带,先挖一个约一丈见方的坑井,把蓬艾放在坑中烧,这时注意遥远的四周,不久就会看见别的地方冒出烟来,从冒气的地方打井,必可得水。

  这也就是“山泽通气”的应用和证明。

  但是为什么用文草呢?

  据道家和中国药物学的研究,艾草是通气的,这点要留待植物专家和科学家去作进一步的研究了。

  不过针灸所用的艾草,也正是这种艾草。

 

              卦之作用与道家哲学

 

  我们已经概略地谈了先天卦和中国医学的关系,下次可以介绍文王的后天卦,在唐宋以后,《易》的体用已有明白的分野。

  先天卦所代表的是本体,是宇宙的法则。

  后天卦所代表的是应用,是根据宇宙的法则,应用于万事万物。

  在《易》学的基本观念中,有一种阴阳消长的道理,就是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

  如果根据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易学作基础,例如以易理来讲历史哲学,便有“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由阴阳消长的道理发挥而来的论调。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正是道家的基本哲学思想。 

 

如果你喜欢 尤点呆 的文章,可以点此关注他/她的动态。        了解更多»dora411 推荐 我要推荐 dora411如果你觉得这篇帖子不错,请点击“我要推荐”,一起选出热榜内容。 关闭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11    1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二章

  上次我们已经讲过了伏羲的先天八卦图,现在要介绍文王的后天八卦图。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将《易经》方面,作最简略的介绍,请大家注意并牢记后天卦的“数”,因为它与针灸关系极为密切。

  我们看了后天卦,发现它的“象”与“数”都与先天卦不同。

  一个数与对面的数相加都成为十,也就是说,与对面合成为十。由这里使我们想到,佛教合十的神妙意义,如果引用到医理方面,似乎是表示,保持均衡的重要,能保持均衡才是健康。

  中国的教学法,往往把枯涩难记的学理,编成押韵的诗,以便于背诵,后天卦的念法是: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冀数中分

   五寄中官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易》之体用

 

  《易经》似乎是太难懂了,看了许多易学的书,使我们都是愈弄愈糊涂。

  现在我们只要先注意先天、后天两个八卦,就能提纲挚领地了解了。

  先天八卦所讲的,是宇宙未形成物质世界时之物理法则。

  后天八卦所讲的,是物质世界形成后太阳系的物理法则。

  先天所讲的是体。

  后天所讲的是用。

  《易》的作用,是在汉、魏、南北朝以后才发展出来的,道家的哲学,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是互为体用的道理。

  了解了作用之分,我们自然会明了,许多堪舆方面、命理的各种不同八卦,只不过是将先天卦之“象”,搬到后天卦的“数”上,另成一个八卦,或者是将先天卦的“数”,搬到后天卦的“象”上,也另成一个八卦。这样搬来搬去的应用,他们有他们的理,但是因为原理未见阐明,这门《易经》的学识,就变得更为神秘难懂了。

 

               三家村与来知德

 

  孔子说“玩索而有得”,是指研究《易经》的方法。

  在研究《易经》时,必须反复玩索卦象,才有心得,有人终生研究《易经》,也不一定达到最高境界,这是一门极有趣味的包罗万象的学问。劝大家夜晚不要研究,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发觉东方之既白了。

  为什么易学书籍那么多,又那么难懂呢?原来与三家村的学者有关。

  这些三家村的学者,毕生在古老的环境中研究易学,实在值得钦佩,但可惜的是孤陋寡闻,前人老早已有的心得没有看到,他们仍在独自埋头研究。

  明代有名的易学大家来知德,曾隐居二十年,专门研究易学。不错,“来易”是很有名的,他确有极具价值的见地与发挥,但是,也因未通阅先贤论《易》之书,使得他浪费了不少光阴,这些都是可佩而又可叹的,也足为我们研究学问的借镜。

 

                后天卦之用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

  乎坎,成言乎艮。”

 

  这是在《说卦传》中,汉易据此以象数次序而解释物理世界的法则,据说是孔子所写,这个次序法则,当然是后天卦所表现的,也应该说,后天卦是根据这个法则而画的。

  孔子的这几句话,简单地解释是:

 

  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

  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粪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

  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相见乎离)。

  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

  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卦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

  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

  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

  夜去冬尽,宇宙问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如果我们把万有世界的物与事,用这个法则来解释,是没有一桩事不符合这个法则的,所以说,按照易卦来推论天下大小之事,是绝对准确无误的,也是绝对科学合理的。

 

               《易》的三要点

 

  《易经》有三个基本的要点:

  一、变易:《易》所说明的宇宙事物,是必变的,也就是说,天地间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但这个变,是渐变而不是突变,《易}}是否定突变的,因为一切突变的事情,实际上,内部的变化已由来久矣。

  二、不易:在一切的必变之中,有一种绝对不变的本体,这就是形而上的道理,在西方的宗教呼之为上帝,佛教称之为佛,老子无以名之称它为道,也有人叫它为“一团漆黑”。不论其名如何,所代表的是不变的本体。

  三、简易:《易》是归纳法,将宇宙间的现象与人事,归而纳之为极简单的必然之理,称为简易。

 

               六十四卦及六爻

 

  在先天伏羲八卦中,三爻为一卦,但是后来的演变,却将两个卦加在一起,六爻成为一卦。

  在六爻之中,下面的三爻卦为内卦,又称下卦,在上面的三爻为外卦,又称为上卦。

  六是个奇怪的数字,易学认为第六位最高,据说在自然科学位数方面,也认为六是顶点。

  在八卦图上看到的三爻卦,是在八个方位,现在配合成两个三爻一卦,成为六爻卦,结果每卦(三爻)就有八个(六爻)卦了。

  如此一来,八个卦的总数就是六十四卦了。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乾卦及其变化:

  囗乾为天。

  囗天风(女后),根据《易》的必变道理,从内部最下变起,好像宇宙间起了大风,即变成为(女后)

  囗天山辶豚,二阴生起,混然一体的阳气开始退藏,即变为。

  囗天地否,天地形成后,则天下多事矣,是为否,等于有天地则有人,从此无宁日,也可以称为《易》的幽默,下一变为:

  囗风地观,由内而外视之,颇为可观了,也可以称是持盈保泰的道理,再一变为:

  囗山地剥,如不保泰,则为剥,好像是人的身体,如不保重则剥损。

  囗火地晋,这是第七变,是外卦初爻的反变,称为游魂卦,等于说,人虽未死,却游魂于废墟之间,到墓场中去观光了。

  霎火天大有,这是第八变,内卦整个还原,称为还原卦,也称为归魂卦,但是,这个归魂,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却并非自己生命的还原,而是子孙的延续。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是可以绝对还原的,所谓还原,不过是变化的一种,而与以往的形式相似罢了。

  以上所说的,是乾卦本身及其变化,一共是八个卦,另外的坎卦、艮卦、震卦、巽卦、离卦、坤卦、兑卦,也都各自变化,其法则相同,共为六十四卦,在此不逐一多作解释了,大家可以对照任何一本《易经》书籍参考研究。

 

               错综复杂的变化

 

  难道说,六十四卦就说清楚世间的一切变化了吗?

  不!事情还错综复杂得很哩!

  我们仍拿乾卦来说吧,它的第一变成为(女后)卦。

  霎天风(女后)

  综:如果把(女后)卦的图,作180度的倒转,则成为:

  囗泽天夫,这是(女后)卦的反对卦,又称为综卦。

  错:如果把(女后)卦的五阳一阴,变为五阴一阳,则成为:

  囗地雷复,这是(女后)卦的正对卦。

  一个人到了病的时候,就是剥卦,而剥卦的反对卦就是复卦,复卦岂不就是病体恢复健康了吗!

  在六十四卦之中,却有八个卦是没有综卦的,这八个卦就是:乾、坤、坎、离、大过、小过、颐、中孚。

  这八卦之中的乾、坤、坎、离,是天地日月的宇宙现象,在任何角度来看,天绝对是天,地绝对是地,太阳与月亮也仍是日月。

  后四卦,大过、小过、颐、中孚,是属于人事的,但却是有其不变的性质,所以也没有综卦。

  我们看到的错卦与综卦,是属于外在的变化,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事情内在的复杂变化吧!

  上爻下为爻,下爻上为互,从字体的形象上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意思。

  以(女后)卦来说,上下外爻不变,只要内部的四爻则成爻互。

  互爻如图:

  爻 囗—————————————→囗

  卦的复杂爻互,即为乾卦,如此错综复杂,看来真与世界上的事与人一模一样了。

 

               辩证法与微积分

 

  对八卦的形成及演变作分析之后,再研究了其错综复杂之卦,才清清楚楚地体会到,从《易经》八卦的立场观察人事是八面玲珑的,是周密合理而客观的。如仅从一个观点来看事情,错误也就绝对不可避免了。孔子忠恕之道的基本精神,也是说因观点不同,凡事也应在他人立场着想。

  最有意思的是,有人发现了《易经》这种对事物的道理,哑然失笑说:这就像是西方的辩证法呀!

  听到了这种意见,不仅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认识一个小孩子,一天这人忽然遇见了这个小孩子的祖父,于是就哑然失笑说,你看这个老祖父长得多么像这个小孩子呀!

  这真是有趣之极,《易经》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辩证法也不过是十八世纪的产物,不知道是我们文化的毛病呢,抑或是我们中国人有些是颠倒着走路呢?

  不来慨叹我们这些伏羲、黄帝的子孙也罢!再看看西方那个微积分的发明人吧!

  他研究了《易经》,从《易经》“数”的法则中得到很多的启示。《易经》六十四卦有一个方图及一个圆图,但是他把方圆图弄错了,虽然发明了微积分,但他却十分遗憾自己不是中国人,没有把易学弄得太彻底。否则,成就可能更多了。

  其实我倒替他庆幸,庆幸此君不是中国人,因为他如果是中国人的话,弄通了《易经》,也绝不会发明微积分,顶多作个易理卜卦的术士而已。

  因为学《易经》的人,都是只重“理”的部分,而不重视“数”,真是可叹!

 

               方圆图与气候

 

  先看八卦的方图(见下页),从右下方的乾卦,一条斜线到左上角的坤卦,一共是八个卦,就是八卦中的乾、兑、火、雷、风、水、艮、坤。

  而它们的数字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由此方图,可以看到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数”。方图所代表的是空间,圆图代表的是时间。 

 

  那么圆图是如何排列的呢?

  由坤卦为起点,从方图的最上一排开始,将第二排最左边谦卦,接排到第一排的最右边香卦,如此一排排地接下去,而形成一个圆图。

  在圆圈的中心,从乾卦到坤卦划一条线,好像是天体银河的位置,而这一圆圈既是代表着时间,一年之中的二十四节气,及十二个月,皆由是而产生。

  在圆图中,除掉乾坤坎离代表了天地日月,而不采取为节气之用外,下余六十卦。

  每卦代表——六天,共三百六十天,是一年。

  五天又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

  所以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这是根据太阳系必然的法则,以卦象说明气候的变化,预知气象由斯产生焉!气象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一切,医理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

 

              中医的基本书及其他

 

  大家注意一下,可以发现,今天在地震之后,我们的精神特别好,这是气象变迁所造成的影响,也说明了气象变迁与医理的关系。当然,有时在地震之后,气象的影响,反使我们的精神特别坏。

  现在,让我们先谈谈三本书,以便了解中医的发展史,实际上,这三本书,正是中国的医学发展史。

  一、《内经》:包括《灵柩》、《素问》两部,是原始的医理学,其中以针灸最为重要。可是《内经》并不仅是一部医学理论的书,它更是一部修养之学;要说起来,应与《四书》并重,列入必读之书,结果被局限入医学的范围,实在有欠正确。

  二、《难经》:这是一部讲理气的书,所论的是偏重气脉方面的学问,好似堪舆方面的理气一样,除了看峦头、讲形势以外,还要注重理气。

  三、《伤寒论》:这是一部实用医学的书,照我的意思来说,应该算是南方医学的书,因为只有南方才多寒病。所以无论是医理也好,实用医学也好,处处要兼顾到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气象对人的关系。这部《伤寒论》,如应用于西北区,有些医法就会有问题。

  那么医治北方人的病,应该怎么办呢?

  北方多温病,应该注重《温病条辩})才比较合宜。

  到了唐朝孙思邈的医学,是纯粹属于道家派的医学,其所著之《千金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亦应列入国人必读,其中涉及了庭园的设计、药草的种植,都与健康、医学有关,它将医学融化在日常生活之中,真是一部妙作。

 

                可爱的巫医

 

  中医是由祝由科起源,其中包括有符咒的应用。

  听到符咒两个字,一般人难免都想到了神神鬼鬼,以及迷信的巫医。

  事实上,符咒的应用,确是巫医所作的事,巫医不但不可怕,他们还是精神治疗的老祖宗呢!

  在上古氏族社会的时代,凡是所有的医生都姓巫,这是一个氏族的姓,巫氏门下出良医,巫医是一个尊称。

  巫氏名医,用符咒的方法治疗病人,是一种道地的精神治疗,画符念咒是利用病人对医生的信心,以及病人自身的信心,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而已。

  巫医不是很了不起,很可爱吗?他们哪里是西方漫画中的可怖巫婆呢?

  中国的医学,在祝由科以后,讲求的是: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等到了吃药时,已是第四步的医法了。

 

               道家的生命学说

 

  前面说到道家的医学,究竟道家医理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呢?让我们先看道家的生命变化图吧! 

 

  乾卦是阳能,是生命的开始,乾卦的内卦是怀胎时期,外卦代表了出生后至十六岁(女十四岁)。从这个表上,我们可以看到,男子十六,女子十四以后,就进入后天的生命。

  《内经》上说,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岁开始了后天的生命。

  此后,在男十七,女十五岁即进入(女后)卦,每八年(女七年)阳爻变阴,变为另一卦,为辶豚,为否,为观,为剥。

  剥卦尽头,男子五十六岁,女子四十九岁,那时的男女,虽然活着,但已是游魂的状态,按现在西方的生理学,是更年期,按道家的学说,生命已是最后的一阳将尽的边缘了。

  如趁一阳未尽的时候,也可以说趁炉中的火尚有星点余存,赶快设法修炼,还可以有转机,请看道家的另外一图,修道的升华吧!

  道家的修法,就是依照宇宙间自然法则的道理,配合了药物。

  在《内经》和《黄庭内景经》中,提到的有上药三品,是精气神。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的身体,一阳来复,生气就有了。

  继续的努力,变为二阳四阴,再进步为三阳三阴,最后达到乾卦,恢复为纯阳之体,成为原始的青春状态。

  如果已经到了坤卦的年龄,不是一切都完了吗?绝对不是,不过,我们确实要加倍的努力,才能恢复“一阳来复”的局面。

 

               可笑的采阴补阳

 

  道家修身的学说,有一句是:取坎填离。

  坎中满、离中虚,坎卦中间为阳爻,离卦中间为阴爻。

  如果把离卦中间的阴爻,易之以坎卦中间的阳爻,离卦就变为三爻皆阳而为乾。修道的目的是反本归原为乾卦,所以就形成了取坎填离的说法。

  岂知有些一知半解的人,以坎为阴,离为阳,就把取坎填离,解释为采阴补阳。

  我们从《易经》的卦象,再看到道家以《易》为基础的生命之说,就不难明了取坎填离的道理,那只是一种学说的定理,并非是修炼的方法。

  采阴补阳之说,其谬可知矣。

 

                大师邵康节

 

  说到《易》,说到道,我们一定要说宋代的有名大师邵康节。

  邵康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精研《易经》道家之学。许多人都看过《推背图》,其中包括邵氏在宋代,以《易》的原理推论世界大事。

  邵氏由道家医理,说到生命的本能,有诗如下:

 

  耳聪目明男子身(生命的奇妙),

  洪钧赋予不贫贫(生命的宝贵)。

  因探月窟方知物(物质世界由动能而来),

  未蹑天根岂识人(宇宙生命来源不能把握,岂能了解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天风(女后),可知生命法则),

  地逢雷处见天根(复卦,见到生命之本来)。

  天根月窟间来往(如能把握到生命与宇宙的关联),

  三十六宫都是春(可得真正的不死永生)。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12    2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三章

              魏伯阳和《参同契》

 

  自汉代以来,修神仙。炼丹道开始广为流行。那时,上古的阴阳家、道家及杂家的各种知识学说与方法,才真正地融汇在一起。

  就连天文、地理,也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呈现了新的面目。

  东汉的魏伯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家,他所著的一本书,名叫《参同契》,在中国文化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这本《参同契》,揉合《易经》、《老》、《庄》,及神仙炼丹法于一炉,称为千古丹经之鼻祖,是中国科学原始的基本要典。中国养生生命学的道理,也都包括在内,唯其中隐语甚多,外行人读之颇为费解。《参同契》中引用《易·系辞传》所说:

    法象莫大乎天地,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自然界里的法则,以天地为最大。下一句则是以日月为喻,说明人体气血的循环,就像日月在宇宙间运行一般。

  两汉的医学及炼丹,皆以《易经》的阴阳与五行八卦的原理为依归。也就是说,五行的说法在那时已经开始了。有人也认为五行之说并非上古开始,只不过汉代的伪造而已,但是以所使用度量衡的标准来看,可能两汉以前早已存在。

 

            《易》是研究两性之学吗?

 

    “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这是从《易经·系辞传》中节录的一句。

  所谓“乾坤其易之门邪”,对医理来讲,是指后代的时候,以易为基础,对人类生命加以计算,并研究针灸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由此而引出了十二辟卦,我们在下一段详细说明十二辟卦,现在顺便说到一个笑话。

  有人著书立说,认为《易经》只不过是研究两性问题的学说而已,他们的理由也是根据《系辞》中的这一段。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这不是分明说男女两性的生殖器官吗?再看《易经》之中,到处都是阴阳,甚至阴爻阳爻也都成了性的象征。所以说,这些人的结论就来了,《易》是研究性学的。

  可是我们要明白,“物”在当时只作“东西懈释。因为《易经》的用语,被后人借用,后人的后人,难免又将祖父比孙子了,这也是中国文化上的麻烦事。

 

                十二辟卦

 

  十二辟卦是什么?

  辟是特别开辟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长。根据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关节气之划分,是以中国大陆中原为标准)。

  十二辟卦中,各卦经管一方,就像是诸侯各管一方一样,所以又称为诸侯之卦或侯王之卦。

  在这十二辟卦的图中,由内向外分别是:

  (1)卦名。 

 

  (2)卦象。

  (3)十二地支所属之月令。

  (4)律吕。

  (5)二十四节气。

  在这几项之中,我们先要谈一谈律吕。

 

               音乐历法和律吕

 

  律吕是中国音乐的一个名词,看到音乐与历法及气象有了关系,难免使许多人大吃一惊。

  实际上律吕是表示宇宙气机的变化,同时说明了音律及历法的关系。

  中国的历法,本是一科专门的学问,也是一部气象学。历法是从黄帝开始的,那时用的是阴历,但以太阳的行度为基准。

  到了夏朝,就以寅月为正月(现在农历的正月)。

  商汤时代,以五月为正月,为一岁之首(现在农历的十二月)。

  周朝则以子月(现在农历的十一月)为正月。

  孔子删《诗》、《书》,订《礼》、《乐》,对于历法则仍采用夏历。

  中国一向是以历法天文学享名世界的,但是现在却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台北之大,在校学生之多,仅有的一个圆山天文台,几乎要被改成儿童游乐园了。怪不得台湾的孩子,在外国连北斗如何开始都不认识,其他国家的孩子为此大感诧异,认为天文历法本是中国人的特长,想不到台湾孩子连北斗星都不认识。可叹!这也是题外之话。

  在十二辟卦中,我们所看到的十二律吕,各代表一调。这十二个音调,与人体的十二经脉甚有关系。

  这些音声是如何开始的呢?原来在黄帝的时候,一位乐师伶伦用昆仑山解谷所产十二根竹管并排起来,一端整齐,一端则阶次长短不齐,在竹中置入葭灰(即以芦苇烧成的灰)。

  将这些竹管埋入空屋中的地下,不齐的一端在下,齐的一端在地面。

  当气象变化至一阳生时,即“地雷复”卦,冬至时,第一根管子中有气冲出灰飞,吹起了黄钟的宫音。

  这个黄钟之音,正说明了土地中的阳能,在一定的时间,向外放射。

  人体的气脉,也像地球中的气机一样,随着气象的变化而动。

  许多西方的朋友,认为中国的音乐难懂,不易引发感受。因为中国的古乐是不平均的自然律,而西方音乐是平均律,比较适宜合奏的关系。(此节可参考《人文世界》一卷八期及二卷一、二期《律吕浅谈》)

  下面就要分别解释十二辟卦中的每一卦了。

 

              诸葛亮借东风 十月

 

  囗坤卦,亥月,节气立冬小雪。

 

  这是全阴之卦,天地间之放射能,此时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阴极则阳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后,必会有小阳春,有一两天风转东南,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就是通晓《易经》气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后,西北风一定不会天天吹,根据气象的推算,有一两日必会刮起一阵东南风,所以故作玄虚,筑坛祭风,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话,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东风。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操五十万军。

  曹操大败之后,闭门读《易》,研究到《周易》蛊卦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和立冬时,正值坤卦当令,其中有一阳来复的道理,哈哈大笑,悟出了东南风的道理。五十万大军的损失,才读懂了《易经》,代价真不能说不大呀!

 

              冬令进补 十一月

 

  囗复卦,子月,节气大雪冬至。

 

  到了十一月,一阳来复。在卦上已看到了一阳之象,现在是阳火之始,地球所吸收的太阳之能,又开始向外放射了,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胃口不错,消化能力也好起来了。冬至开始,正是人人高喊冬令进补的时候,一点也不错,复卦早已告诉我们了。

 

              春快来了 十二月

 

  囗临卦,丑月,节气小寒大寒。

 

  现在的卦象,已有二阳了,虽是在十二月,可是春已暗中来临,地球内部的放射能已渐升高,变化遂将透出外部了。

 

               三阳开泰正月

 

  囗泰卦,寅月,节气立春雨水。

 

  这是三阴三阳的卦,天地间至此时,地球已经是全部阳能充满了。这是春的开始,生命就要出土了。

 

               大地惊雷 二月

 

  囗大壮,卯月,节气惊蛰春分。

 

  春雷动了,这一声空中的巨响,惊醒了冬眠蛰伏的动物们,现在纷纷吐出了口中的混土,恢复了活动,这就是惊蛰的意义。卦象已呈四阳之象,阳能到达地面上了,植物也都开始了生长。

 

               清明时节 三月

 

  囗囗卦,辰月,节气清明谷雨。

 

  阳能已上升到五爻,天地间只有一点阴气残余,现在的阳气正是最充足的时期,清明扫墓、郊游,天地间充满了新生,到处欣欣向荣。

 

              燥烈的纯阳 四月

 

  囗乾卦,巳月,节气立夏小满。

 

  现在的阳气已达饱和点,物极必反,阳极则阴生,四月份太乾了,使人发问,白天也最长。到此为止,均属阳能的活动,称为六阳的上半年。

 

              喝一杯雄黄酒 五月

 

  囗(女后)卦,午月,节气芒种夏至。

 

  在纯阳的卦中,最下面生出了一阴,湿气在内部发生了,现在是一年中阴的开始。南方的黄梅雨,常会下个不停,天地间阴的力量又在暗中滋长。端午节吃粽子时,不要忘记喝一杯雄黄酒,驱散一下体内的潮气。

 

               夏日炎炎 六月

 

  囗辶豚卦,未月,节气小暑大暑。

 

  二阴生,暗中已有凋零的意味,麦子已经收割了,象征一年中的生发季节已经过去。可是外表上,天气是炎热的,虽然内部衰相已经很深,但大地中仍有一爻阳能,利用它,另一季的农作物得以生长。

 

              鬼节的祝祷 七月

 

  囗否卦,申月,节气立秋处暑。

 

  三阳三阴,秋天到了,天地的外部又要开始了明显的转变,虽然热,但是秋高气爽。到了下半月,夏天已全部结束,秋收开始,天气即将转凉,那些可怜的孤魂野鬼,以及家中作古的祖先亲友们,现在也该做一个生活的安排了吧!七月十五日,让我们诚心地祝祷他们,祈求他们有温暖舒适的生活准备!

 

               仲秋赏月 八月

 

  囗观卦,酉月,节气白露秋分。

 

  秋的收割已经完成了,落叶纷纷,天地间呈现了一股肃杀之气,因为阴爻已到了外卦。秋收冬藏的工作都已准备好,夜晚也已有露水下降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搬出来丰收的枣子、花生、玉米、毛豆、地瓜、梨子、核桃,让我们吹着洞萧赏月,合家团圆作乐吧。

 

              秋风扫好落叶 九月

 

  囗剥卦,戌月,节气寒露霜降。

 

  天地间只有一丝阳气存在了,生命至此,阳能已剥到尽头,马上就要完了。深秋的风,吹卷着,满地落叶纷飞,树枝上已变成光秃秃的,除了那些耐寒的松柏之外,如果冬衣还没有备妥,可能会忽然受冻了。

 

              剥复之际生命的法则

 

  前面所谈的十二个月,是地球的生命法则,缩小来说,一天的生命也是如此。一日之中的十二个时辰,也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代表。

  这个生命的法则,与人的生命法则是一致的,都处在剥复之际,以十二的一半,六为分野,六阴六阳。

  到了第七,就是另一个开始。所以,在《易经》上称为七日来复,人体的变化也是这个法则。至于病情的变化如何,也要注意到时间的因素,中西医尽皆如此。

 

               孔子的《春秋》

 

  在一年之中,有时是夜长昼短,有时是夜短昼长,但是在春分与秋分时,日与夜是平均的,同是一样的长短,没有差别。

  孔子著了一部《春秋》,为什么古人称历史为《春秋》,而不名之为冬夏呢?

  原来孔子也是采用春分秋分之道,在历史的眼光中,必须以“持平”为准则,所以就取用了《春秋》作书名。

 

                五行是什么

 

  看见了五行这两个字,好像我们要开始算命了。不过,算命的确也是根据天地间的法则。五行是天文的代号。一方面是抽象的原理,一方面也是实际的应用。

  《易经》上说:“天行健”,行就是动的意思,《易》的基本原理是说,一切都在运行不息。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动的,东方文化是静的,不知是根据什么。我们姑不论西方文化的好歹,只证明中国《易经》的文化,是生生不已,一切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究竟五行是与《易经》同时开始的,抑是在汉代开始的,说法不一。但是,汉代时期对于抽象理论科学的建立,极有成就,是一个不可抹杀的事实。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宇宙天体中五个星球:金是太白星,木是岁星,水是辰星,火是荧惑星,土是镇星。

  这五个星,加上太阳与月亮,称为七政。

  太阳与月亮是经星,五行之星是纬星。

  这些星球的放射能,影响了地球,地球当然也在放射能,而影响其他星球。

 

              五行的意义和作用

 

  木代表生发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肝。

  金代表破坏性及坚固的本体,在人体代表肺。

  水代表了冷冻,在人体代表肾及大小肠。

  火代表了挥发功能,在人体代表心。

  土代表了中和之性,有中和金术水火的功能,在人体代表脾胃。

  依照综卦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有一种相对性,凡是有好处的,一定也有缺点;有害的,也必有其利益的一面。五行的本身,也是如此,所以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它们相生的次序如下: 

 

  实际上,四川、西藏乃多金之区;东部生长茂盛;北方天寒,冻结较久;南方则气温较高。

 

                头痛医脚

 

  了解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就会明白中医不是头疼医头的原因。

  一个人感冒咳嗽了,肺部有了麻烦。肺是金,要想帮助金增加力量,必须先去扶助上,因为土能生金,土是脾胃,所以说一定要同时调理脾胃,并顾及到肾水及大小肠。

  事实上,金(肺)有毛病,一定会连累到土及水,所以肺有了咳嗽,胃气绝对不适,肾气也受肺金的影响,而引起耳鸣。

  中医的理论根据了五行,在治疗的时候,要找到病源之所在,彻底的治法,所以不是头痛医头,而成为头疼时,反来医治其他的部位了。

 

                天干地支

 

  说过了天体中的五个星球,这五个星球的放射,对地球不断地发生干扰,这个干扰的性质,就定名为天干。

  虽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个代表,为什么天干变成十个呢?因为五行不够说明天干的阴阳全部意义,所以,每个由两位来代表,这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代表的意义如下: 

 

  地支共有十二,就是前面说过的子五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

  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

  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有两小时。

  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

  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六十花甲。六十岁的老人,也称为花甲老翁。

  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这门学问,对物质文明而言,是超然独立的,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不论人事的兴衰、帝位的转移,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

  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称为“造化洪炉”。人类在这个洪炉中,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称为“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在这个八卦图中,包括了天干、地支、方位、五行及人体内脏。由中间的对角线,看出了对面相冲,只有土在中间协调。

  《易经》的道理是,立场相对、性质相反、等则相冲。

 

                气脉与穴道

 

  看到了五行,以及人体的内脏也以五行来代表,不禁想到了《内经》中的一句话:“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照生理解剖学看来,肝脏分明在人体中的右边(周文建注:从医生看病人的角度,确实是生在左边的),而肺又是两叶,藏在胸腔内的左右两边。

  那么,《内经》不是在胡说八道吗?

  绝对不是的!

  “肝生于左”,《内经》并没有说肝生“在”左,这不是部位的解释,而是气脉流动的解释。

  中国医理注重气脉的问题,肺的气脉就是从右边流动出来的,以后再详细说明。

  五行、干支、气脉穴道,对医理及针灸都有直接的关系。最近看到电视上的介绍,荣总的医生以针灸协助拔牙,已有百分之七十的成效。可惜会点穴的人太少,否则成效将更为显著。

  许多人的病,事实上都是穴道受伤。身体偶然碰了一下,似乎探一揉就好了,却不知道那里的穴道已经受伤,气脉渐渐不畅,三年五年,就发出了病象。

 

               读书人的三理

 

  中国的文化讲究作人作事的一切道理。

  其中最要紧的一项是孝道。

  所以读书人要通三理,即医理、命理和地理。

  命理是混合在医理中的,都以五行为依归,在医治病人的时候,如果知道病人的八字五行,就可以明白病人体质的弱点,对于治疗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一个为人子者,父母的命不能不知,由命知道父母衰旺的进展和变化,父母患病要知道医治,父母百年之后,更要知道地理,选择适当的地方安葬。

  所以,这些观念交织成的中国文化,认为读书人要通三理。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每一种学问,都包括在中国的一切学问书籍之中,它们像织布机上的经线与纬线,都织在一起。只要多读书,一定会涉及到这些学问。

  也可以说,这些学问的源头,都是一个,只要一通,不自觉地就三通了。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15    3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四章

  继续研究下去,根据中国医学的哲学部分为原则,也就是以理论的基础为研究的方针。

  至此,应该先放弃《易经》的关系,而以五行干支为研究的重点,因为阴阳与道家合流的阴阳五行,以及干支的对话》、《演员的是非谈》、《拉摩的侄儿》等。参见“文,正是医理的最基本思想,在医书之中,充满了五行干支,如果不弄通干支阴阳,想读通医书是很困难的。

 

               驺衍是否胡诌

 

  在战国的时候,齐国有个鼎鼎大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名叫驺衍(历史上另有邹衍,并非一人)。

  这个驺衍也是位阴阳家,在那个时候,他的弟子极为众多,到处都欢迎他去讲学。

  他的见地不同凡响,对于所谓世界的定义,他首倡一种见地,把世界分为九大洲,中国不过是九大洲之一罢了,名为赤县神州,在那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许多人都骂他胡诌、诞妄。

  这是集成阴阳学说的一位大师,而阴阳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后来成为医理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小天地

 

  道家称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

  撇开生命的来源不谈,道家认为人的生命作用,与天地是一样的,先从既有的现象来说吧,《内经》上把一个人身归纳为二十六部分,都与天地的法则相配合。

  比方说:人的头,圆圆的,在整个人身的顶上,就像天一样;而我们的脚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样。

  我们的双目,闪闪发光,不是天地间的日月吗?

  七窍再加上下体的两窍,恰如天上九洲。

  人有喜怒的时候,就像天地之雷电。

  我们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时,如此配合共为二十六,比之天地:

  头  天

  脚  地

  左眼 太阳

  右眼  月亮

  九窍  九洲

  喜怒  雷电

  四肢  四时

  五脏  五音

  六腑  六律

  寒热  冬夏

  十指  上古之十日(十日称旬)

  十二肋 十二时辰

  夫妇  阴阳

  三百六十五骨节 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关节 十二月

  膝肩  高山

  腋腘  深谷

  十二经脉(十二经水) 江河

  卫气  泉气

  毫毛  草芦

  卧起  昼晦

  齿牙  二十八星宿

  小节  地上小山

  高骨  山石

  幕筋  林木

  (月困)肉 聚色

  (人有时不生育,地有时不生草)

  以上是《黄帝内经》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这种说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牵强之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魏晋以后的思想。

 

               十个太阳的故事

 

  在前面人身与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说到了上古时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个太阳。

  在上古的神话书中,也有一个故事,是说上古的十个太阳,后来被后羿射掉了九个,只剩下一个,使天地间的温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够生长,适合人类的生活。

  总之,不论如何说法,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处在太阳系中。

  但是十个太阳的说法,却吻合着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在佛教的世界观学说中,以包含了一个太阳及一个月亮的星球系统为一个世界的单位,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太阳系中的地球。

  可是,在无限的宇宙中,却有许多许多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星球世界。以什么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干吧!万吧!

  一千个太阳系,称它为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宽阔无垠,说太阳有十个,不过是微微形容一下罢了。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对无垠宇宙的一种说明。

 

              彩色有声有味电影

 

  不论人身是否与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样,人类的躯体,不可否认的是有声有色,有气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珑的有声电影所表现的一样。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质来表明一下的话,就可以列出下面这张简单的表:(见128页)

  看了这个表,才知道我们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门,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机器。

  在这个巧妙的机器中,最玄妙的一样东西,就是其中的气。

 

              气功是什么玩意儿

 

  大家都听到过气功治病吧!真正的气功的基础是什么?

  原来学道家的人,早已发现六个字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六个音对人体器官健康的影响。

  这六个音就是所谓的六气:

  嘘、囗、呵、吹、呼、嘻。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们,清晨的时候,面对东方,在生气升发的那段时刻,发出这六声,引通体内的气脉。

  当发此六音,不是大声吹叫,而是轻轻地,声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听见为准,一直练习,每次作到腹中无气时为止。

  用针灸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这种气功的治疗,发现颇为有效,因此演变出了气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当然,方法并不如此简单,另当别论。 

 

 

               音乐可以治病吗

 

  看见前面的表上五脏配合了五音,前两次我们也说到了律吕(音乐)与五行内脏的关系,证明音乐与人体是有绝对的关联的。

  就拿西方的医术来说吧,也早已证明了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在鸡舍中放某种音乐,可使鸡多下蛋,牧场中的音声可影响到乳牛的产量。

  说到我们人类,有些音乐使我们沉沉欲睡,有些会使青年人舞个不停。

  所以西医早已采用声音的治疗,而最早的中国医书,时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声的方法治疗病人。

  至于道家,有时根本不用吃药的方法,而用音声使人身体好转。

 

               颜色对病人如何

 

  根据五行与颜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他身体的病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再根据这个原则发展下去,颜色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所以颜色与声音一样,都被用作医疗方面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医学,也同样注重颜色的治疗。

  由目前的实际现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证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绝对正确有理的。

 

              青菜萝卜和《本草》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与内脏配合,提到五味,我们就要读一读《本草》(本草就是药用植物)了。

  根据此种可信的传说,最初编的《神农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药品,经过历代的研究,实验增添,《本草》逐渐在增多,不仅是项目的扩大,而且是范围的扩大,青菜萝卜、童便、人粪,统统都已进了《本草》的纲目之中。 (周文建注:我给病人开药方常用的也不过是七、八十种药)

  明代的一位名医李时珍,将各项药品分类,重新编订名为《本草纲目》,可说是一本最有价值的中医药物学。

 

               谁认识“人”字

 

  要说起医学,真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几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还要中通最要紧的一门学问——“人”。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左撇是阳,右撇是阴,一阴一阳构成了人。

  再看看我们这些人,从人中以上,两鼻孔、两眼、两耳,岂不就是坤卦吗?

  从人中以下,一张口,外加下体的另两孔,就是三个阳爻,构成了乾卦。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就算是这个说法是一个笑话吧!要认识“人”的确不易,而要作一个医生,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认识“人”。

  中医之医学有一个说法:“医者意也”,要头脑聪明,将呆板的原则,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对付灵活变动的“人”,所以,医是智慧之学。

  中医的头一步,了解病情,诊断病人,要由四个字入手。

 

                望闻问切

 

  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四个字到底包含些什么?

  望——看相术

  清朝有一个才气纵横的名医,名叫陈修园,对于所谓“望”,有诗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为悲。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徽黄是愈期。

  这一首诗说明了由外表诊视病人的原理与方法,就是说人的气色可以与四季同样,与颜色配合,以断病情。面颊上左边气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边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话,额头颜色必会反常,肾病表现在颐处,鼻子呈现了脾脏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气色与时序相合则佳,如果逢到克制当然不吉,颜色的不佳则愈旧愈久愈劣,如果面现微微的黄气,则证明胃气上升,是病愈之兆。

  所以所谓“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还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因素,来判断病情。

  闻——听病人的声音

  根据五行生克,及五脏六腑的配合,用声音判断病人的情况。

  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脏方面。

  脾病则多思虑,除了一般过度用脑,神经有问题外,得病时,比平时思虑还多。

  肺病忧悲爱哭泣。

  肾病多呻吟,转身弯腰起身坐下,浑身疼痛,常发哼唷之声,必是肾病体弱。

  实际上,从声音分辨病情是颇为困难的,关于这方面以后还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问——病人自己的感受

  给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声音的变化,现在要问一问病人自身的情况,与自己的亲身感受了。

  关于问的范围,陈修园也编好了要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脉要参机便。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言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由于这几句要点,可知古代中医的治闻,对病人事先也要经过严密的审察,等于现在的全盘检查,同时已对“人”有具体彻底的了解,才好下诊断,所以中医内科是全科的医生,包括了小儿科、妇科等。

  切——诊脉

  诊脉是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事实上,这是需要长久及多方面的实验,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学的人常从诊猪狗开始,试一试没有生命的脉,是怎么一回事,再来摸有生命的脉,什么猪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们的脉,其中的道理,陈修园有诗如下:

  微茫指下最难知,

  条绪寻来悟治丝。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纲易见是良规。

  胃资水彀人根本,

  土具冲和脉委蛇。

  脏气全凭生克验,

  天时且向道从窥。

  阳为浮数形偏亢,

  阴则沉迟势更卑。

  外感阴来非吉兆,

  内虚阳陷实堪悲。

  诸凡偏胜皆成病,

  忽变非常即弗医。

  只此数言占必应,

  脉经补叙总支离。

 

                医案的奇谈

 

  清代有个有名的医生,被人称为天医星的叶天士,后来许多传奇性的惊人医案,大多都挂在他身上。

  有一次,叶天士在路上见抬格而过,棺下似沾有血渍,当时叶天士挡住,询问棺内何人,得知是妇人因难产而死,叶天士立刻命其开棺,坚称棺内之人未死,他可以救治。

  在当时,开棺是桩大事,经叶天士全部负责始开棺。叶天士即用针灸法,在死者心口扎针治疗,片刻婴儿呱呱落地,产妇也有了活气。

  原来叶天士的判断,产妇是一时昏厥,并非真死。

  又有一天,叶天士正与友人下棋时,忽然跑来一个人,老婆难产,痛苦呻吟,请叶天士救命。

  叶天士即在棋盘上抓了一把铜钱,到产妇家去了,进了大门,当即把铜钱往墙上一掷,哗啦一声,屋内的产妇正在苦痛时,大吃一惊,婴儿也跟着呱呱落地了。

  这真是天医星,许多人询问叶天士为什么,叶天士说:人人都爱钱,死也要钱,活也要钱,小孩不下世,一听到钱声,马上就来了。

  这虽近乎笑话,但是叶天士可能是了解产妇的紧张,用声音转移注意力,难怪称他为天医了。

 

                 三指禅

 

  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许多人以为,这个医家要三代作医生,才能请他治病。

  其实这个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黄帝内经》、《灵柩》、《素问》;二《神农本草》;三《太素》(脉理)。

  精通这三项,是作医生的必备条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医生,不能服其药。

  《太素》所讲求的,完全是气脉的问题,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称为三指禅,不但在摸脉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人的穷通富贵。脉理真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难怪称这些人为三指禅呢。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19    4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五章

               唯心与唯物之论

 

  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哲学的基础,中医的医学当然也不例外。

  有人说中医医理学是唯心之学,究竟医理是否真是唯心之论,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中医所谓的唯心是本体之心,是一种代号;而西方文化中的心,乃指思维冥想的作用。

  实际上,中医医理意识与生理作用结合为一元的意思,与西方的“唯心”不能混为一谈。

  至于西医,则是真正的唯物。我们可以拿机器的测察人体为依据,而证明其唯物之基础。

  西方心理的研究,往往先以猴子,或老鼠、狗作试验,然而猴子与老鼠的心理,与人类的心理,恐怕尚有一段距离。

  不论唯心也好,唯物也好,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医理学的本身,都是从受精后的形而下开始,对于生命的来源,形而上的本体,都未加了解。但是,生命的来源是最重要的,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必然是中西医合流,也必定是要追寻形而上生命之根本的。

 

               孙大夫和老虎

 

  中国医学史,在魏晋时期开始了新纪元,因为印度医学、天文等于此时输入中国,受了这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演变至唐代,印度医学与道家医学合流,汇成了医学的新系统。

  唐代前后有两位大名医,一是陶弘景,为梁武帝时人,又别称之为山中宰相,山中的黑衣宰相,梁武帝初期凡在政治遇到疑难大事,必定要向其请教。陶著有《肘后方》等医书。

  另一位大医生便是唐代的道家孙真人孙思邈,他不但综合了印度的医学,并且还融会了阿拉伯的医学。

  传说中,龙王会变化为人,向孙大夫求医。而最神妙的一桩传说,是他在山中遇见老虎挡路的一幕,当时老虎张口示孙大夫,原来虎牙中夹了一根细骨,特来求医的。他当即拿出钳子,拔掉虎牙中之骨刺,自此之后,孙大夫来往就有老虎护卫了。

  当然这件事有多少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推测的,就是孙思邈一定是一位神奇的大国手无疑。

 

               印度医学的说法

 

  《内经》的理论,把人体构成,归纳为三十六因素。

  印度的观念,把人体分为地、水、火、风四大类。比如说,骨为地类,内分泌、血液等为水类,温度为火类,呼吸为风类。

  在这四大类之中,每大类的一百一十种病,四大类共有四百四十种病,比如伤风为风大类之病,癌症为地大类之病等。任何一种病皆促人致死,如久睡而累为睡病,坐久为坐病,所以人人随时都在病中。

  我们的四大类,是不真实的,不会永远存在的,这四大只不过是我们之所属,而非我们之所有,四大皆空的观念也是由此而形成的。 (地火风水,四大皆空)

 

                生命的构成

 

  生命是如何构成的?

  让我们先看看两千多年前印度的说法。

  要有三个条件聚集在一起,才会形成新的生命,这三个条件是:卵子、精子和灵魂。

  缺少任何一个因素,生命都不会构成,这叫做三缘和合。

  生命构成之后,以七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三十八个七天,母体中风轮转动,新生命就诞生了。

  这个母体之中的风轮,就是中国医学上所谓的“气”,印度所谓的“风”。

  与这种说法同时的,还有关于对一碗水中生命的观念,就是释迦牟尼所认为,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个生命的说法。

  这种说法虽远在二千多年以前,但是获得了近代科学的证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一碗水中的细菌生命,何止八万四千。

 

              孔子与释迦的会议

 

  提起了这个神秘的气脉问题,使我们想到中国《易经》文化、埃及文化及印度文化的共同性。《易经》之七日来复,正符合了印度的佛学理论,使人感到,孔子与释迦,在开始他们的学说宣扬之前,已在一起开过会议,商订好了意见,然后再各自前往一处教化人民。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不过证明了人类冰河期的史前文化,早已达到了巅峰状态,当前期人类毁灭之后,那极少数留下的人,以及高度发达的部分文化,又再辗转延续罢了。

 

                什么是气脉

 

  提到气脉二字,许多人都会认为那是一种筋,或者血管之类的东西。

  中医所谓的十二经脉,确实是包括了有形的血管等等,在解剖学上来说,是肉眼可见的,人身具体的组织。

  但是道家所谓的奇经八脉,与密宗所讲求的三脉七轮,只是具有作用,而在人体解剖时,却不见一物。

  气是无形而有质的,好像原子能的排列,如果拿眼前东西作比,就如生火时所冒的烟,这些烟也走一条路线,但并非在一定的管子中行进。

  所以,多少年来,西方生理学,以及我们中国人,都认为气脉是玄而又玄的玩意儿,原因就在于气脉是看不见的。

  究竟这个看不见的气脉是什么?

  它既不是呼吸之息,也不是空气中之大气,但在活生生的生命中,却证实了它的无上功能,影响重大。

  也许我们可以勉强称之谓生命能吧!

 

                奇经八脉

 

  道家最重视的奇经八脉,就是:

  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如右图)

  为什么称它们为奇经八脉呢?

  因为奇是数字的代号,在阴阳的观点上来说,奇就是阳,因为此八脉影响着阳气所走之路,故而称为奇经八脉,所谓奇,并不是稀奇古怪的意思。  (周文建注:      这一点南怀瑾解释错了,这个奇并不是奇数或阳数的意思,奇经八脉中也有阴经阳经,比如督脉属于阳,任脉属于阴。奇经八脉的奇,是相对于十二正经来说的,中国古文中奇和正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这八条经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

 

  奇经八脉专管阳气之路,这个系统,并不是十二经脉的系统,但奇经八脉却辅助支配了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既司无形的精神,有人认为就是道家所谓的“精气神”,这一点是有问题的。

  但是中医的理论,却非常重视奇经八脉。

 

                气脉之争

 

  印度无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之说,但在唐代传进西藏的密宗,却有另外关于气脉的理论,就是三脉七轮。

  在医学的观点上来说,气脉就是气脉,但在练气功及瑜伽术者的眼中,气脉的问题非常重大,他们认为奇经八脉不够精细完整,三脉七轮才是正确的说法。

  至于我们的道家,又认为三脉七轮无啥稀奇,奇经八脉才正确。大家争来吵去,也有千多年的时光了,不管谁是谁非,气脉对于针灸关系太直接太密切了。前面简略说过了奇经八脉,让我们也将三脉七轮作一个介绍,大家再来判断吧!

 

                三脉是什么

 

  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

  最重要的一条为中脉,是蓝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间,由顶下至海底。海底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是子宫。

  在中脉的两边,有左脉及右脉,与中脉平行,距离约牛毛的十分之一。

  左脉为红色,右脉为白色。

  左脉下通右睾丸,右脉下通左睾丸,女性则通子宫。

  因为气脉是交叉的,它的路线与神经有关,所以右边病时左边痛;左边病时右边痛。

  不要认为中脉有颜色,有距离,就认为三脉是肉眼可见的具体事物了,那是不正确的。

  从生理解剖的观点上来说,三脉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

 

                七轮在哪里

 

  什么是七轮?顾名思义,是七处与周围有连带关系的地方。

  所谓七轮,就是:

  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梵穴轮。

  顶轮——从额头的发际开始,往后横拼四指的距离处,就是顶轮的位置,也就是婴儿幼小时会跳动的部位。以道家的说法,此处在封口以前为先天,那时婴儿不会说话,但却表情丰富,好像有说有笑的样子,因为婴儿还处在形而上的境界中,与以往的精神环境保持接触。等到顶轮封口以后,婴儿就会说话了,而开始进入了后天的生命。

  此轮又名大乐轮,在静坐未打通大乐轮以前,等于是受活罪,腿麻脚酸,一旦打通了顶轮,脑部气轮充满,其乐无比。

  道家称头部为诸阳之首,像似有大乐,顶轮有三十二根气脉,如雨伞一样,由间脑向外分散。

  眉间轮——在两眉之间,印堂稍下的地方,称为眉间轮。道家修神仙,练静坐的人,在眉间轮气脉打通后,就会有相似神通的境界,叫作眼通。真有天眼通的人,没有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障碍到他的视野。换句话说,闭着眼睛,隔着墙壁,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外界的一切。 

 

  喉轮——由眉间轮向下,到喉结的地方,称为喉轮,这里一共有十六根气脉,像倒转的雨伞,接眉轮诸脉,包括到上胸部的食道及气管,这个喉轮又名受用轮。依照印度治病的方法,注重气脉治疗,喉轮的十六脉若不干净,心中便难得安宁,烦恼多病,所以瑜伽术中有用白布清洗食道及胃部的办法。四川治疗疟疾,也有用鲜的葛根,去皮后,以病人中指为一寸,由口腔通入食道及胃,疟疾即愈。所以如能保持食道清洁,则可健康少病。我们喝了牛奶,在空杯子上,可以看到残留的奶汁,牛奶尚且不过是流体而已,我们一日数餐,食道中脏乱的情形,也就同垃圾桶差不多了,焉能健康长寿。以个人的经验,喉轮与胃壁极难保持清洁,唯一的办法是少食。

  心轮——神秘学者称为法轮,此轮在肚脐上四寸(人身寸)的地方,共有八脉,也像雨伞一样,向下分散。

  脐轮——在脐轮的地方,是神经丛的中心,由此开始,向外分散六十四根脉,中间分散达到腰的四周,往上分散达到心轮,向下分散达脚跟。

  海底轮——由脐分散的脉,接到海底轮,就是男性的会阴,臀下的三角地带,女性的子宫口之上。

  道家对生命的看法,男性一切生命的原动力,都在身体的下面,所以男性善立,如果两膝有力而灵活,则是健康与长寿的象征,男性年老时两腿发软,就不是好现象了。

  至于女性的生命力则在肚脐以上的部位,所以女子不善久立,而且走路摇曳生姿,就是因为下面没有力量的缘故。

  梵穴轮——前六轮都在人体之中,这第七轮,却在人体之外。

  在顶轮处四指之外的上方,离开了头顶,就是梵穴轮的地方,在这里,人体放射出光芒。这种说法,以前认为似乎有点荒诞不稽,但是近年的红外线摄影,已可摄到人体放光的情形,而证实了梵穴轮的可能正确性。

  据说,红外线摄影,证明任何物体都可发光,植物自然也不例外,最妙的是,当我们离开了坐过的地方三小时后,红外线摄影,仍可摄到我们残留在那里的放射光。

 

                七天的变化

 

  前面粗浅地介绍了气脉的问题,现在谈一谈生命的入胎变化。

  在卵子与精子结合,生命开始后,第一个七天,生成了督脉。上从间脑下达海底。第二个七天,生出左右两眼,此后则每七天一个变化,到了三十八个七天后,婴儿才会出世。

  这也就是七日来复的道理,后天的生命、身心的变化,都是七天一个周期。如患伤寒症的病人,七天一个变化,要经过三七二十一天才会痊愈。

 

               你的鼻子通不通

 

  说了半天,各种气脉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奇经八脉与三脉七轮是并不冲突的。三脉中之中脉,就是冲脉,而道家所谓的左青龙(主血)右白虎(主气),即三脉中之左右两脉。

  前面气脉的介绍,等于陪同大家逛了一趟西藏及印度,简单地看看这些人体神秘学的陈列。但是,最要紧的是我们能知道如何调整气脉,将来有机会,也许再作专门的介绍。

  如果醒时发现仅右鼻通时,就是稍有疾病的前奏,正常的人,白天左鼻通(阳),夜里右边通(阴),时间的计算是夜十一时起,到中午十一时算白天,过后则算夜间。

 

               生命的来源问题

 

  气脉是根据什么在生长?靠什么在变化?

  是上帝的安排吗?是菩萨的旨意吗?抑是自然的现象?

  这是生命来源的问题,医理本来就是玄而又玄了,再加上生命的来源,就更是玄上加玄了。

  生命的来源是医理的哲学,医理学引导着医学,但哲学却引导着医理学,所以我们也不能不追索生命来源的问题了。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22    5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六章

               碧眼方瞳是神仙

 

  上次说到三脉时,曾指出三脉的颜色,后来有许多人来问,不知这个颜色是否在人体解剖时可以看到,如果可以看到的话,那么三脉就是一种神经或器官了,怎么能说是无形呢?

  现在我要郑重告诉各位,在人体解剖时,三脉是绝对看不见的,所谓的三脉颜色,是修炼气脉有成就的人,在定境中,自己反视到自己体内,所看到的颜色;中脉打通时,定境中呈出一种蓝色等景象,道家有一句话:

    碧眼方瞳是神仙。

  这就是说,修道有成就时,气脉全通,两眼蓝色,眼瞳定而有力,发出方楞似的光芒。这句话并不证明,白种人的碧眼就是中脉已通,请大家不要误会,因为道家是我们中国的产物。

 

             《易经》六十四卦与七轮

 

  在我们说到七轮时,曾提到每轮的脉数,心轮有八脉,喉轮则加倍,为十六脉,顶轮又加倍,为三十二脉,脐轮则为六十四脉。 

  这些脉上下雨伞形放射交接,形成葫芦状(见上)。

  再看这些脉的数字,从八至六十四,与《易经》的八卦,演变成十六卦、三十二卦,以及六十四卦,恰好是同一原理。

  《易经》是画宇宙的现象而得,而七轮的法则,正说明了人体是一个小宇宙。

  心轮的八脉,加上喉轮十六脉,加上顶轮的三十二脉,最后加上脐轮的六十四脉,一共合计得一百二十脉,配上地水火风四大类的病种,归纳出人体可能产生的疾病的类别与部位。

 

                 胍和脉

 

  现在又说到中国奇经八脉的问题了。

  “胍”字和“脉”字有没有不同?这两个字代表不同的意义。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都在通用,如果从气脉的道理来讲,一定要认识清楚。

  “胍”:血脉之脉,代表着血管及神经。

  “脉”是气脉的意思,与血管神经有关,但并非相同。

  《内经》一书中所谈到的“胍”与“脉”,有时意义是相通的,其实,有的地方是讲血胍,有的地方,却是讲气脉的问题。

  西洋近代文化,也有许多谈论气脉问题的理论和书籍,有许多称之为超越的电磁波等等。

 

                血是什么

 

  生活在二十世纪的我们,天天听到高血压呀,验血呀,血糖呀,贫血呀,种种关于血的问题。

  一个青年人,去看一个中医老先生,听到他说病人血不清的话,不免偷偷地暗自发笑,心中下了一个断语,认为中医太不科学,没有经过检查,就说什么血清不清的问题。

  其实,现代的人,都是把“血”作表面的解释,认为就是血管中奔流的红色东西而已。

  但是中国古代的医书上,“血”的真正含义是广泛的。

  “血”包含了人体中各种的液体,除了血管中的血以外,所有的内分泌(荷尔蒙),人体内在的各种化合都包括在内,所以中医的一句血不清,可能意味着内分泌不平衡。

  因此,我们先要了解中医学上“血”的含义,才能深入研究。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在道家的经验上来说,如果奇经八脉都畅通了,精神状况便会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就是:“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奇经八脉如何才会打通?

  在《黄帝内经》和道家的丹经里,曾作过一个比喻,在十二经脉气机充满时候,才可能流溢分散到奇经八脉之路线中,就好像一条大河,或者水库,涨满之后,自会流到特置的沟渠之中,可是十二经脉的气机如何才能充满呢?这就要靠修持的功夫和成就了。

 

                食气者寿

 

  许多道书以及孔子家信上也曾说过:食气者寿。

  道家的说法是:食肉者勇而悍,食谷者慧而夭,不食者神明而长寿。

  许多人认为,爱吃牛肉的民族,是富于侵略性的。它是否也是根据道家的话,不得而知。而我们食五谷的人,虽然聪明智慧,难免多病而寿促,唯有不吃的人,才能长寿,那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如此说来,我们还没有长寿,岂不是先就要饿死了吗?

  其实,这个意思就是尽量少食而已,昨晚看见晚报上的一则科学新闻,说到西方医学对于健康长寿的新理论,第一桩就是少食,三十岁以后尤应少吃脂肪及醣之类,他们的这种少食说法,道家在千年前就已经提倡了。

  可是,提到少食或不食,却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不知道运用气脉的原理,不食是要命的事,道家的这句话,也是在说明气脉的重要。

  前十年,本人曾作赌徒式的试验,一共有二十八天不食的经历,这二十八天中只饮茶水,偶尔也吃一根香蕉。在这一次的体验中,发觉最危险的时候是第三天到第四天。

  在第三天不食时,精力衰落,气力耗完的样子,一定要躺下了。此时最重要的是,心情坦然,要运用一种气功,充满胃里的气,使胃壁不会发生摩擦而出血。

  过了第四天,头脑清醒,精神充沛,也许就有碧眼方瞳的意味。

  但是二十八天中,意识习惯上的食欲却是仍然存在的。

  中国旧式的人家,时常有人把床的四脚放在活乌龟的壳上,以取灵龟长寿的吉祥,如果注意那些乌龟,几十年不吃不喝,只是时常伸出头来吸气(也许同时吸食了空气中的小虫和微生物),灵龟会自通任脉,据说千年的灵龟,就是食气者寿的表征。

 

               不要被八卦所困

 

  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在哪里?我们常看到现代的武侠小说,随处描写着任督二脉,但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提到任督二脉的,除了黄帝的《内经})外,就是《庄子》了。

  《庄子·养生主篇》中庖丁解牛的寓言,便提到:“缘督以为经”,“中经首之会”。

  可是《庄子》未提到任脉,有人说,《黄帝内经》实际上是战国时代的文化,那时齐国的方士们,研究道家的传统文化而编写了《内经》,这桩考据的事,不在本题讨论之内,但是它实在证明了医学发展史是很有问题的。

  道家认为任督二脉等于天地间之阴阳,说到这里,我认为大家应该丢掉八卦的包袱,根据这一法则而另寻科学的途径,因为气脉与八卦的关系,是后人在唐、宋之间硬套上去的,如果中医仍停留在八卦的圈子中打转,就会变成前途有限,后患无穷了。因为学医的人精通《易经》的象数已不容易,何况象数之学与医学联姻,有对有不对的地方,不能太过牵强。

 

               星棋遍布的八脉

 

  看一看人体八脉图,真像天空中的星斗,难怪道家称人为一小天地了。但是,有关这一点,中医与丹道家间理论并不完全联系。

  八脉的督脉和任脉,都起自会阴(即是密宗所谓的五法官),上至百会穴。如果八脉配合了针灸、气功、点穴、按摩,联合沟通,无疑是一门新的人体生命知识的宝藏。同时也可为医学开一新的纪元。

  督脉司气的作用,影响支配着全部脊髓神经系统。

  任脉司血的作用。

  治疗男性的病,以督脉为重,女子则以任脉为要。

  卫冲即中脉。

  带脉在中间,对于女性最为重要,凡妇科的毛病,每与带脉有关。

  阳蹻及阴蹻,阳维及阴维司人体上下部与左右肢的功能,是交叉的。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节气问题

 

  这是针灸的两种方法,与穴道及奇经八脉有关,而用天干地支的方法再加配合。

  但是现在使用这种方法是非常有问题的,如果弄错了,就很严重。

  第一,就是现在所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否有了偏差?

  在最初历法订定二十四气节时,却是非常准确的,中国是历法、天文发达的国家,可是天体躔度的差异,星象方位不断变化所产生的偏差,二十四节气应常作较正,但是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黄历已经有几百年没有校正了,这些节气,可能已偏了好多度,再以有问题的节气作应用的标准,岂不是偏而又偏了吗?

  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当时塔中有一个洞眼,是正对着北斗星。现在从那个洞眼向外看,根本看不到北斗星。原来北斗星都偏到很远的侧方了,宇宙天体的变迁真是不可思议,历法不快点作校正,针灸再循不正确的节气来应用,真是兹事体大了。

  第二,使用干支开穴的方法,对每一个患者都用同一干支规则来推算,就值得研究了。这种计算的程式,是采用唐代星命学发展以后的方法,男女老幼,定命造化的年、月、日、时,各有不同,根据《内经》原理与星命学牵涉,每个人发病及其应好应坏的时期,也各有定数。假定这个原则是对的,那么,诊断每一个人气脉和开穴,势必先要了解命理学(即星命学)才行。学医兼通命理,可能吗?有必要吗?或者并非如此?实在需要重新研究,确定其原理与法则。

  第三,只凭天干加地支,不再加时支,完全不管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的关系,不管空间地区,不问来人的年龄等问题,是否完全恰当,实在值得作深入的研究!

  现在国际上一般人都震惊于大陆地区医学和针灸的发达。但是我看到过那些最新所整理的资料,还是不够科学,还大有问题在。原因只是他们把几千年来杂乱无章的医理和实用,归纳成一种较为具体而有系统的法则,并无合于人体生理和自然物理的新发现。

  至于应用的有效,那也是根据中国古人经验的传习而来,并非是他们有了特别新的发明。我们的中西医学界,为什么不团结一致,携手合作来自求究竟呢?

  以上的问题,先只提出问题的重点,等以后再作讨论。

 

                子午卯酉

 

  道家为了打通任脉及督脉,先从打坐开始,以十二时辰的法则,配合着气脉及八卦的形象,我们可以先看一看下页的图。

  这个图表示体内任督二脉,子的位置是会阴之处,也是任督二脉的起点,上达于午,就是百会穴。

  卯时,正当人体的夹脊之处。 (周文建注:为何不是命门?)

  酉时,正是人体的丹田之处。

  由于要修气脉,打通气脉,以达到返老还童的境界,道家就提出了子、午、卯、酉的问题。

  以后,所有修气的人,都固执于子、午、卯、酉四个时辰打坐的重要。事实上,能够每日在子午卯西打坐,当然确有效果,那是另有原因。 

 

  道家打坐更有一种说法,就是:子午温养,卯酉沐浴。

所以有些打坐的人,依文解意,便在每天卯、酉两个时辰必定要去洗澡,而忽略了子午卯酉四字,是在解释打坐的天地法则,并非完全属于刻板的定时作用。

(周文建注:呵呵!真是望文生义。我想沐浴不是洗澡的意思,而应该是生长的意思吧?)

 

               道家的活子时

 

  由子午卯酉来看,“子”的部位意义极为重大,那是一个生命原动力生法之宫,气脉的发起之枢纽,所以说,这个子时是活的。

  既然道家认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万物各有一太极,那么在本身的这个天地的系统中,也自有其自我的运行,与天地运行的法则,虽有大的关连,但也有小我的自主能力。

  在季节上来说,“子”代表十一月,是一阳初生的地雷复卦。

  在人的生命上来说,阳代表着阳能,在阳能发动的时候,正是所谓活的子时,并不一定要合于天地法则固定的子时。

  这才是本身小天地的运行起点。

  一个男婴孩,正睡在摇篮中,在他将醒未醒的一刹那,性器官忽然膨胀起来,恰为老子所谓:“不知牝牡之合而囗作”。

  这个婴儿既没有性欲,也不知道男女之事,这正是他阳能发起的时候,也正是他自身系统中的活子时。

  一个病人,只要还有生命活力的气机存在,他也有活子时的征候。不过,不全是以性器官作标准,而是以精神衰旺的周期性来推算的。

  把握住了活子时的动力,使自己身心定住不生一念,阳气才能上升,这就是道家的修炼法则。

  在人类长大成熟,一阳来复之时,也就是活子时的时候,都去追逐异性而放射,如果能趁机静坐而升华,回转到督脉,及其道而行之,就成为炼精化气了。

 

               针灸与活子时

 

  不论针灸与点穴,都注重气脉的开合。

  气脉的开闭又是随二十四节气而变化的,这是一种为时颇久的理论。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指出,历法长久未经校正,日月星辰角度的偏差,使得旧有沿用数百年的二十四节气,发生了值得怀疑的情况。

  如果按照二十四节气的天干地支针灸,或者是没有配合气候的法则,它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应该值得研究。

  所以,针灸应在“活子时”上发展,道家的奇门遁甲学中有云:

    阴阳顺道妙难穷,

    二至还乡一九宫。

    若人识得阴阳理,

    天地都来一掌中。

  所谓二至就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一九就是后天卦的坎离二卦,也即子午的代表数字。

  如果暂时丢弃了二十四节气是可以的,但是四季的重要,却要把握,春夏秋冬大气象的变化影响,是不能抛弃的。

  然后再把握住个人的活子时及奇经八脉的道理,研究出一套新的针灸法则,这可能是对人类真正重要及有意义的贡献。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23    6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七章

  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来说,目前的世界潮流趋势,我们真应该很高兴。

  站在中国医药发展的立场而言,我们更应该很兴奋了。

  因为针灸在麻醉效果上的功用,已震动了世界。西方讲求科学的医药界,都在热衷地研究针灸,这不是我们的光荣吗?

  但是,我心中却难过万分,因为这些只是我们老祖宗的光荣,证明了我们有个了不起的祖先而已,至于我们自己又如何呢?到目前为止,实在毫无光荣可言。

  我们要马上用新的方法,在理论上创新医学的基础,将一切古老的干支问题,及勉强套在医理上的《易经》八卦丢掉,医学才能进步,才会有适合时代的创造和成就。

  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说过:“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忘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大陆也忙于整理中国的医学,整理老祖宗的东西。积极地重新估价及计算的责任,落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肩上。要想将中医发扬光大,是要靠海峡两岸同仁的努力了。

 

                五星联珠

 

  要想批判是非,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本身,所以,医理的历史发展和哲学基础,一定要先弄清楚,才能谈到保存和丢弃的问题。

  在座之中有些朋友,表示对五行干支及六十花甲的问题,仍太模糊,希望能再加解释,所以现在再花一点时间,来作补充的说明。

  所谓五行是代表五星的辐射作用。

  十天干是代表太阳系的物理系统,十二地支是地球与月亮的运行作用,天干地支是互相作用的。

  干支的配合,成为六十花甲,这也是抽象的天文学。所谓抽象,意思是理论的天文学。

  六十花甲成为一个段落,扩而大之,要以成为六百年、六千年。缩而小之,可以代表六十天,六十时辰。

  在当时,六十花甲定为三个时期,共为一百八十年,分为上元、中元及下元。

  干支的起源是黄帝时代,以黄帝即位时,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尧即位则为甲辰年。

  据说,是黄帝命大捷造甲子,因为要以天文星象来制定历法的关系。

  甲子究竟是不是黄帝时制订的,抑是后人冒名而定,我们不作深究,重要的是,在黄帝时代的那一天,正好是天文中五星联珠的时候。

  到宋代赵匡胤时代,天空星象又呈现五星联珠的状况。据说,星象在五星联珠时,在地球上的人文世界中,也象征着学问的鼎盛,所以宋代的文风极旺。根据儒家的眼光来看文化史,宋代的许多成就都是了不起的,那个时代文才人士之多,也是创纪录的。

 

               汉代的京房先生

 

  干支的问题到了汉代京房的手中,就起了变化。

  汉代的人物与学风,在历史上是划时代的,那时不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及历法都达到了最兴盛蓬勃的时期,就连医学也是高潮和有成就的阶段。

  京房,这位专精理论天文的先生,大概觉得这一切历法上的问题,诸如五行、干支等,太杂乱了,所以把它们作了一个整理,统统归纳到一起,纳入《易经》学理的系统,后人称之为纳甲。

  因为汉代的医学非常昌明,阴阳家的学说也非常发达,京房先生这一套纳甲理论,也就自然而然搬进医学的领域中去了。

  到了宋代邵康节,就总其成著了《皇极经世》,更为包罗万象,充分发扬了。

 

               宋元时代的医学

 

  现在言归正传,再来谈医学的问题。

  宋、元时代的一位大医师,名叫滑寿,认为《内经》中的十二经脉,应再增加包括任督二脉,而成为十四经脉。

  在宋、元时代,中医是中国史最灿烂光辉的时代,所谓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都是那个时代的杰作。

  当时,更有金元四大家,即四大学派,影响了元、明、清三代的医学。

  在这些学派之中,有一派是以治脾、胃经为主,认为不论什么病,都应该先治理脾、胃,把胃强健起来,其他的毛病才能诊治。

  另有一派是以治肾经为主,他们的理论是水火既济的道理(肾属水)。

  总之,这个时代医学有所建树的原因,是因为医学融合道家学说,已经有了实际的施证成效。所以,滑寿大师才倡言道家任督二脉的重要,甚至要将任督二脉加入《内经》的十二经脉中,这也是医学的创新,是医学的发扬。

 

               火神爷的附子汤

 

  说到各学派治病的方法,联想到了医生见仁见智的问题。

  就拿附子这味药来说吧!许多医生与病人,不敢轻易使用这味药,因为它的毒气颇重,一不小心就会闹出人命。

  在抗战时到达四川后,遇见了一位有名的中医,外号叫火神爷。

  这位火神爷家中常年不断地煮着一大锅附子汤,谁都可以喝上一碗。

  对于这一桩医案,我内心常感不解,到了峨嵋山,才因庙中僧人喝附子汤而有所契悟。

  原来峨嵋中峰大坪寺的开山祖师,当年初建山上寺庙时,受过许多困苦,在他饥寒交迫时,常在山中采集乌头来吃,乌头也就是附子。后来山上的僧众相沿成习,每年规定一日,全体僧人停食,只喝附子汤,以纪念开山祖师的艰苦奋斗。

  当大家喝附子汤的这日子来临时,附子早已入锅煮一昼夜又多了,所以大家年年都喝附子汤,但也没有死过一个人,于是我才恍然大悟:经过久煮的附子,可能毒性早已挥发殆尽,剩下的是增加热能的成分了,难怪火神爷家的附子汤大锅,也是日夜不停地在沸腾着。

  当然,这是属于药物学及化学的范围,我们只能提起注意,这一切都正待进一步科学的研究才是中医学的正途。

 

               一天呼吸多少次

 

  《内经》及《难经》上说:一吸走脉三寸,一呼又走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脉走六寸。一昼夜,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走五十度。

  每二百七十息时,脉走三十六丈二尺。

  一昼夜,脉共走八百一十丈。

  漏水下百刻,阴阳走二十五度。

  我们看了这些寸、度、丈、息,没有人不糊涂,更不知道这种度量衡是什么标准。

  暂且置之不理,再来看一看西方的科学计算,这也许是我们能够了解的。

  每分钟每人平均呼吸十八次。

  普通人脉搏的跳动,每分钟平均七十五次。

  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

  太阳经过二万五千九百二十年,完成一次周期轮转。我们先把中西两方面作一个比较来看。

  《内经》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七千次。

  西方观点:二十四小时呼吸二万五千九百二十次。

  相差约一千次,也许男女有别,或者今古人体力也有差别,那么这个相差数字等于并不存在。

  再看西方说法中的一点,认为人的一昼夜呼吸,与太阳的周期轮转是一样的数字。

  这意味着什么?

  这证明了道家的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将一昼夜的周期扩而大之,就是太阳的运行周期。

  由此看来,中西的论调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说,既然是真理,外国话也好,中国话也好,说的都是一个东西。

  所以,中西的文化是可以沟通,其实,它们本来也就是沟通的。

  一九七二年四月份的《人文世界杂志》上,登载了一篇翻译的文章,题目是《月亮与疾病》,这虽是一篇外国的文章,但我深深相信,这个理论是由中国道家的学说中转输到西方的,因为对这方面知识,我们中国的道家实在早已有了。

 

                两个宇宙

 

  说来说去,又要回到气脉的问题。

  学医的人,不但要懂气脉,更要懂神秘学。

  比如说,干支与潮汐有关,这是因为月亮影响着潮汐,如果我们再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同样的日子,同样的干支,但在浙江与广东、东北与福建潮汐的时间仍有差别。因此,把这些有时间差别的干支,刻板地应用到人体上,是绝对有问题的。

  况且,人与人各有不同,也可以说,每人自成一个自己的法则与天地,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法则都套入宇宙的大法则中,岂有不发生偏差的道理!

  这里勉强套《易经》八卦,来对付全体病人的理论,正是中医的一大缺点。他们总认为如不搬出《易经》八卦和天干地支,好像中医就没有理论根据似的。

 

                点穴和气脉

 

  为什么在谈医理的时候,提到武林拳术的点穴之道呢?

  原来点穴是与气脉有关系的。

  点穴起于宋、元,在那个时期以前,是没有点穴这桩事的,这一点已足以说明点穴是与奇经八脉的针灸有关的事了。

  道家与医学的观点,认为气血的运行,以气为主。

  而气血的运行,与时间和人体部位,都有着极密切的关联。

  外灸也是依照气脉运行的时间及部位而配合,所以说针灸与点穴,相互间也是有关联的。不过,点穴的计时,却自成一个系统罢了。

  点穴所讲求的气血流注,与针灸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是相同的道理,点穴的道理大可供针灸替代麻醉方面的参考,下面是关于点穴的口诀,有关气血运行时位:

    欲知气血注何经,子胆丑肝肺至寅。

    大肠胃主卯辰真,脾巳。心午未小肠。

    若问膀胱肾络焦,申西戌亥是本根。

    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头巳手足。

    午胸未腹申心中,酉脾戌头亥踝绩。

 

                (地支)

 

    甲头乙喉雨到肩,丁心戊腹己背连。

    庚辛膝部正当位,壬胸癸足总相连。

 

                (天干)

 

               气脉穴道的求证

 

  许多人都在怀疑,气脉既然是解剖学上看不见的东西,从前的道家与医家,怎么会发现并且证明它的确有其事呢?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谈到一位残酷的帝王了。

  南朝宋废帝是个好奇心很重,秉性又极端残酷的皇帝。有一天,他指着一个孕妇,考问两位医生,要他们说胎中的婴儿是男是女。

  一个医生说是一个男婴,另一个医生说是双胞胎。

  为了证明谁对谁错,废帝竟然不能等到孕妇十月临盆,立刻下令用针穴法,使孕妇流产。

  流产的婴儿,果然是双胞胎,废帝认为另一位判断不准的医生,医术不高明,加以刑罚。

  宋废帝一下子害了三条命,真是残酷到了极点,不过由这件事可以证明,穴道及气脉的真实性。

  事实上,在废帝以前,气脉的研究和证明都已存在了,那时是利用犯人,在他们活着时作解剖,在生命仍然存在的时候,看到气脉的运行。

  元初的宰相耶律楚村,是个精通道家、佛家以及一切学问的人,他也曾在战场上,将垂死的人,作气脉的研究,那是出于战士的要求,渴望早死的情形下而作的,并不是像废帝那样的残忍无道。中国古代穴道国的铜人,实际完成在元代。

  所以,气脉与穴道的学问,是在真正的“生”理学上完成实验的工作。不像近代的医学,是在人死后才作解剖,这种近代的生理学,实在可以说是生(死)理学。

 

                再说话子时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二十四气节的偏差问题,所以用宇宙法则来作医治的准绳,是值得重新商榷的,天干地支与地区的偏差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先要把八卦与于支请出医学的范围。

  如果采用每人自身小天地的法则,来作医疗的话,医生必须要懂得阴阳五行,与病人的八字。换言之,医生要会算命,先算了病人的命,才能再诊断下药。

  这个方法似乎也是难以办到的事。

  只有探用道家活子时的学理,方能创造中医的新境界。

  人身既可以脱离宇宙的法则,则活子时的方法,正是以病人为主,利用自身气脉的运行而对症治疗。

  中国古老的拔火罐的方法,是由“砭”治中脱胎而来,现在正被日本改进使用,称为净血治疗、真实治疗。这种方法,如配合了穴道及针灸,一定也可以在治疗上迈进新境界。

  道家与医学的配合,实在非常伟大,道家云:

    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

    月盈亏,比气血之盛衰。

  把握了这个原则,便可大胆采用活子时的法则了。

  当然,要发扬这个法则,还必须要大家集思广益去努力,而且必须要在道家与密宗的气脉之学中寻求其原理。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28    7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八章

 

 

 

  提到中国文化的问题,往往会发现,古老登峰造极的杰作,不是黄帝就是伏羲。总之,都是托古人之名以显出学问的价值。这种情况与今日的社会恰恰相反,今日的许多著作和我们一样,都是文抄公,东抄古人,西抄今人,凑起来就是自己的著作了。

  黄帝的《内经》,实际上是许多人的心血,许多人研究成就的集锦。虽然是托了黄帝之名,但是其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

  话虽如此,《黄帝内经》所涉及的医理哲学问题,仍然有许多值得怀疑及重新估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有些问题的。

 

              你听过精神讲话吗

 

  精神讲话,是我们现代教育上的专有名词,本人也曾经搞过精神讲话的课目。

  黄帝的《内经》中,也谈到了“精神魂魄”这四个字。

  这个精神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精神讲话的精神?

  什么是精?什么是神?

  什么是魂?什么是魄?

  在《内经》中,这些名词都另有定义。但是根据《内经》的说法,我们也不能给精神下个具体的定义,更难将魂魄作一个明确的注解。

  在《内经》中,我们可以了解:五脏属阴,是藏精气神的地方;六腑属阳,藏质体的所在。

  但是精神究竟是什么,仍然无法得知,只好借用老子的话,“恍兮惚兮”。

  中国古代医理的形而上学,是唯心的,是属于天人合一,本体论的范围。《内经》是偏重于形而下的应用,所以对形而上与精神魂魄问题,无法有圆满解说,结果就变成“恍兮馆兮”了。

  如果发展形而上的基本研究,医学可以达到一种伟大的新境界。就是由自我心理治疗,进而超越生理现象,这才是基本的重要问题。

 

              王羲之写上药三品 (周注:此段论不妥)

 

  道家有一本重要的书,名叫《黄庭经》。

  晋朝的王羲之,是有名的书法大家,他曾亲写《黄庭经》,可见《黄庭经》在人心目中的份量。

  《黄庭经》内提到了上药三品,就是精、气、神。

  究竟什么是精气神?什么是精?什么是气?什么又是神?这个精又到底是不是精神的精呢?

  这似乎愈说愈复杂了,就好像奇经八脉中的气血问题,也是语焉不详,互相借用,怪只怪那时候的字汇太少了,因此显得暧昧不明。

  如果用今天的复杂词汇,勉强借来描写一下,那么所谓的“精气神”就好像现在人们心中的“光热力”。

  把一个死去的人作解剖,既无精,又无气,更无神。当然光、热、力也不存在。

  所谓气,是一种生命能。

  所谓精,是一种生命力。

  所谓神,就是一种生命之光了。

  但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这种说法只不过是一种比喻的解释,使我们比较接近明了而已。

 

                阴阳怪气

 

  在医书上说,五脏属阴,但阴中却有一点真阳,这个阴中之阳,就是“心”“火”。

  六腑是阳,同样的,在阳中也有一点真阴,这个阴就是“肾”“水”。

  所以道家的书上说,男人是阴,其中只有一点是至阳之气,女人是阳,其中有一点至阴之精。

  这是乾卦初爻变阴成为(女后)卦,以及坤卦初爻变阳成为复卦的原理。

  道家以离卦囗为心,以坎卦囗为肾。

  离中虚,坎中满,以坎中之阳,填离中之虚,变为纯阳。

  这样又说了许多,阴阴阳阳,阳而阴,阴中阳,把人搞得糊糊涂徐,糊中涂,涂为又糊,简直莫名其妙到了极点。

  但是不论谁阴谁阳,只要把握到一点,一阳来复的道理,贯通精气神治疗法则就行了,道家药物学中的水

 

               肾是不是腰子

 

  去看中医的时候,往往会听到“肾亏”啦!要补一补“肾”才行啦!使病人联想到猪肉架上挂的一对腰子。

  炒腰花真好吃,这一对腰花,正是生理解剖上所说的肾脏。

  但是中医与道家所说的“肾”,绝对不单是指那一对腰子。

  中医的“肾”是指人体的副肾、分泌腺、性神经、以及丹田内外与下部机能有关的总称。

  如果将“肾”比腰子,那真是一错三千里了。

 

                心在何处

 

  摸一下自己胸膛的左边,噗通噗通地在跳,这不正是我们跳动的心房吗!

  电视上一位美丽的歌星在唱了:

  “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

  这个只有你没有他的“心”,是不是刚才噗通噗通在跳的那个“心”呢?

  当然不是,这一点我们都知道。

  所以道与医的“心”好像表示的是思想,古人所谓的“心”能思想,也就是“思想”和能思想的意思。

  一个人思想多了会心痛,受感动了心也会痛。

  这却并不是真的“心”在痛,而是胃的上部一点的地方,“任脉”的位置,“膻中”受了气的震动,而脉在动了,使你觉得心痛,证明思想也影响着心脏的。

 

                你常失眠吗

 

  一个人太多思虑的话,上火。

  一个人太用脑筋的话,胃出毛病。

  思想影响了心脏,心属火,所以上火。胃是土,火太多,后援不继,消耗了土,所以胃出毛病。这也是西方医学承认的原理。

  太劳累了,肾亏,而造成心肾不爻(交)的状况,就是心的活动能力,与肾的活动能力,都在衰竭,而不能互通联系,发生中断现象,这就是心肾不爻。

  年纪大了,多忧虑,体力差,就容易变成心肾不爻的状态,心肾不爻就会失眠。

  看见那些年轻人,既不会忧愁明天的事,体力又充沛之极,心肾常爻,当然就贪睡了。

  年轻人多愁善感,当然也会造成心肾不爻。

  心肾不爻,要用坎水来解,才能达到水火既济的状态。

  那么什么又是坎水呢?

  如果能将思想及精神,放在绝对安静与平稳的状态,就是坎水发生的意思,这是道家的理论。

 

                神秘的间脑 (哦?)

 

  前几次提到的任督二脉,虽然是无形的气脉,但是仍有其所循的途径。

  督脉从子午卯酉图上的子处开始,也是人身的下部海底,经过背部上达间脑,再到上口腔。

  任脉由舌尖开始下行,经胸腹至下部,与督脉会。

如此来看,督脉等于是脊髓神经的系统,而任脉则为自律神经的系统。

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的道理并不一样。

  督脉所通达的间脑,许多神秘学派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保持人类的青春,纯是间脑的作用。

  有些学派又说:间脑是与人类的神通有关的,如果间脑的气脉打通了,可以听人所听不到的,看人所看不见的。

  总之,间脑是在督脉上通时所达到的地方,气脉能够影响到它的作用。

 

               找你的活子时

 

  道家所谓的后天生命是从“子”时开始,懂得了精气神的道理,能够灵活运用个人的活子时,则把握自己的健康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几乎可以绝对保证。

  你以为知道了活子时就可以容易地握住了吗?

  如果你真如此想,那就未免太轻率了,因为把握活子时是极难的一桩功夫。

  基本的困难在于我们难于控制自己的心念,在前面提到坎水时,曾经提到平静心念,但是心念是最难平静的一件事,不能平静心念,如何在活子时上努力呢!

  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这一套功夫,说要十二三年完成,事实上二十年也没有人完成,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心猿意马,不能平静下来。

  ‘把握活子时诚属不易。先说一说话子时在什么时候,让我们都找到自己的活子时再说。

  如果是个幼儿,很容易看到,我们前面已提到过,当他的性器官膨胀时,就是活子时外露的现象。那时如果测验一下他的脑波,一定会有不同的变化。

  如果是青年人,在活子时,一定向异性情爱方面发展。这些都是容易知道的。那时,不把握活子时的生命力,来震动任督的气脉上升,生命力即转进入十二经脉,化成后天的欲了。

  但是一个老年人,他们已经没有性的冲动,难道就没有活子时了吗?

  只要一息尚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子时的,当一个老人,在将醒未醒的一刻,似乎要睁开眼睛时,那正是他的活子时。

  在这个时候,不要睁眼,继续保持那朦胧混沌的恍恍惚惚的状态,好似焖了一锅红烧肉,再多焖一会儿,那个肉味就会更浓厚了。

  这就是把握老年人活子时的方法,老朋友们,快点试一试吧!

 

                 午时茶

 

  当我们疲劳不堪,气脉不通,头昏脑胀,昏昏沉沉的时候,顶好喝午时茶(并非中药店里制成的午时茶)。

  人到了“午”时,正是“子”时的对方,处于和“子”时相反的状态。

  这也是夏至一阴生,生命到了衰败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温养,不可强迫自己再坚持五分钟,也许不到五分钟,拉满的弦该就会断了。

  所谓温养,就是保持的意思。子午温养,卯百沐浴。

  《庄子》所说斋心,就是沐浴的意思,是把心境洗清,把心中的杂念洗净。

  中年以上的人都已到了“午”时,要赶快从“午”起修,先修回“子”时。

  从抽象的理论来讲,等于说从形而上开始,修到形而下,不像年轻人,是从形而下开始,修向形而上。

 

              老年人的五反和养生

 

  老年人如何恢复他们的生命力呢?

  有人说,老年人与普通人相比,有五种相反的情况:

  (1)睡在床上睡不着,坐在椅子上反而睡着了。

  (2)哭时没有眼泪,笑时眼泪出来了。

  (3)大声说话听不见,小声骂他时倒听见了。

  (4)年代愈久的事愈记得清,昨天的事反而记不住。

  (5)性行为的能力没有了,情爱的欲望反而高。

  不要以为,人到了老年,恢复生命力就没有希望了,这是绝对不确实的。

  老年人可以从注意间脑部分着手引发,如果脑下垂体没有萎缩,内分泌仍可照常,则从打坐开启活子时的努力,希望仍是很大的。

  说起打坐来,使我们想到一幅名画,画的是一个老和尚在打坐。那个打坐的老和尚,勾着头,驼着背,一幅似坐似睡的飘飘然状态,实在艺术极了。

  可是真的打坐,如果弄成这个样子就惨了。

  打坐的正确姿态是正直而自然松驰的,就是我们平常坐着的姿势,也要正直,才能使间脑得到休息。

    如何学通奇经八脉和十二脉

  要解答这个问题,实在有点困难。学气脉的人,总离不了看图、看书。但书能看得懂吗?的确不太容易。

  古代的大医师是如何学通的呢?

  原来他们都先在道家的学问中求证,个个都是懂道的人物,然后再以自己作为实验的对象,经过一段摸索实证,对医术才有把握。

  说到古代道学的试验,对女性来说却是欠缺的,一切道书及医书,都是以男性为目标,这也是男性中心社会的缺点。

  为此,我们探索这些学识时,要特别注意女性的问题,女性是由任脉开始的,不像男性是以督脉开始。女性气脉由任脉向头面上行。 (周文建注:这个说法未免过于机械死板了吧?南怀瑾可能认为男性属阳,所以从督脉上升、任脉下降,而女性属阴,所以应该从任脉上升,督脉下降。我认为南怀瑾的这种观点是很错误的,在女人身体内,同样也是督脉属阳、任脉属阴,而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从中医角度来说这才是符合人体生理机制的,所以,女人练功,同样应该是从督脉上升、任脉下降。所以,我在教导母亲练习小周天的时候,就没有遵从南怀瑾的观点——虽然当时我已经看到过他的这个观点,我还是用自己的观点教导母亲从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实际效果挺好)。

  学习了解气脉的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可以感觉到自己气脉的流通,如果一连工作几天没有睡觉,自会感到头昏脑胀,不能支持,这时如能按摩督脉,使气下行,再导引至下肢,头胀立刻消失。

  或者采用观想的方法,假想气脉倒转逆行,二十四或三十六圈后,人也可以宁静下来了。

 

               学剑不成,看花

 

  说了许多的道话及医话,使我想起少年时代的一桩事,那时我们看到了许多剑仙侠客的故事,一心想学剑。

  后来听说杭州西湖城隍山有一个道人是剑仙,就万分决心地去求道学剑了。经过多次拜访,终于见到了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

  但是他不承认有道,更不承认是剑仙,又经过许久的谈话,他对我说:欲要学剑,先回家去练手腕劈刺一百天,练好后再在一间黑屋中,点一支香,用手执剑用腕力将香劈开成两片,香头不熄,然后再……

  听他如此说来,心想劈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会剑,至于剑仙,更加当不成了,只好放弃不学。

  道人反问会不会看花,当然会看,这不是多余一问吗?

  “不然”,道人说,“普通人看花,聚精会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虚着眼,似似乎乎的,反将花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了。”

  吸收了一切的植物花草的生力,借着练神成气,还精返本,这就是道人语重心长的修道法。

  朋友们,快学看花吧! 

 

 

--------------------------------------------------------------------------------

每个人都是健康生活的实践者,都是自己的专家和权威。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是真正健康的开始  尤点呆

等级: 33

2009-03-02 16:29    8 道家部分--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第二部分--第九章

 

 

  上次我们讲到精气神的问题,精气神与奇经八脉有关,年纪大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达到自救、健康、返老还童的状态。

  关于这方面,我们又要提到道家的修法。

 

               人老原来有药医

 

  宋明时代有两位道家的权威,宋代的张紫阳,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另有一位是张三峰,字音相同,但张三丰在丹道和太极拳上有伟大的成就,并且有一系列《无根树》词的名作。

  中国有历史性两个最大的道家寺院,一为北京的白云观,一为四川成都的青羊宫。

  青羊宫有张三丰亲自写的《无根树》词之石碑,字体都作圆形,别有仙气,事实上那是否真为张三丰所写,当然无法考证,不过《无根树》词确实为道家修炼的方法,其中涉及老人的修法如下: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

  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

  许多左道旁门,不深究此词的真意,都将这阕词的意思,解释为男女双修,这是很错误的。

  人老了等于树老了,所谓用栽接法恢复活力,是借着宇宙间其他的力量,来培养衰微的活力,而达到充实自己生命力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精气神的利用,也就是利用宇宙间的光能,将神转口为气。

 

               如何借花修我

 

  上次我们曾经提到看花的故事。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实际上也是树者重新接嫩枝的意思。

  一个人在看花的时候,将眼中的光能,向后脑收回,这种力量,可以刺激脑下垂体的均衡。

  保持着这种均衡休息的状态,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呼吸渐渐由粗而细,最后达到似乎停止的状态。

  这时,抓住了活子时,也就可达一阳来复之境,自身生命的元气,就在发动了。

  所谓“梅寄柳”、“桑接梨”,也就是由宇宙间借来的一种力量,制造成了活子时的生命生发之力。

  近代的医学证明,肾上腺、性腺荷尔蒙与精有关联,但与脑下垂体也有绝对的关系。

  借用宇宙的光能,燃起了自己生命的活力,这不就是栽接法吗?

  《庄子》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何必斤斤计较于看花呢?

  看树、看草、看虚无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粪,不都是借以接到天地间的光能吗?

  重要的关键不是看什么东西,而是怎么样看才能收到栽接的效果。

 

               光、神与灵魂

 

  借着天地间的光能,可以引发一个人的活子时,这个光能,具有特殊意义,与精气神的“神”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庭》、《内经》中关于“神”的问题,绝不是宗教上的神。

  目前的西方医学,都致力在研究,如何用光能来治疗疾病。

  但是所谓“神”的问题,却仍在灵魂学及神秘学的范围之中打转。

  如果有一天,西方灵魂学的研究,能借科学试验而得到成功与证实,则科学也将进入新的纪元。

  那一天如果到来,哲学以及所谓各派宗教的定义,也必将面临重新改写的局势。

 

               超越的冥想治疗

 

  大家看到美国的报纸杂志,常常刊载美国人对静坐的研究及狂热。

  在美国大行其道的静坐,称为超越的冥想,这是瑜伽的静坐方法。

  这种超越的冥想,科学上已有证明,能使人消耗氧气量下降,所以,要进入太空的话,学学静坐是很有用的。

  超越的冥想应用到医学上,就是所谓的冬眠治疗。

  在医生发现一切的医药对某个病人都无效时,冬眠治疗则被用来治疗病人。

  所谓冬眠治疗,是将这个病人推入一间特定的冬眠治疗房间,为期三天或更多天,进入这间房间后,病人即进入冬眠了。

  其实关于气功治病,以及所谓冬眠治疗,都是中国道家的东西,如果再与针灸配合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头和神

 

  人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别代表了精气神。

  神的主要在头部,气的主要在胸部,精的主要在下部。

  按照《无根树》的说法,人是无根的。

  人真是无根吗?不,人的根在上面,在人身所代表的,脑部是神,人的根却从脑部上行,入于虚空。

  所以人的根是在虚空之中,也是神识的根。

  在针灸的原理上来说,头为诸阳之首,是最重要的地方,也代表了“神”。

 

               两条腿的重要

 

  人体的下肢多么伟大,真是不可想象。

  婴儿睡在摇篮里,不停地在举着他的两腿,左右上下地摇动着,像舞蹈一样,但却从来不知道累。

  《内经》中提到,婴儿的气是在两腿。

  人到了中年,两腿的力量就减弱了,腿的活动也无形中减少了,喜欢坐在沙发上,常常休息自己的两腿。

  到了老年,更不堪设想,坐在沙发还不够,两条腿还要翘在桌子上才行,因为人体是从脚下面开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渐进行的,由脚开始而上行。

  在佛教的唯识理论中,谈到了“识”、“暖”、“寿”是一体的,人体的冷触一旦开始,渐渐就变为麻痹。

  所以,一个人的两腿无力,就是衰老的开始,换言之,如果一个老人,两腿依然发暖,两腿仍然有力,就证明是长寿的现象。

 

                鬼神的气魄

 

  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关于魂魄的问题,我们常听到人们在说:某人有没有魄力,某人气魄够不够大!

  这不是有活力与否的意思吗?其中含有气与精的要点与因素。

  再由一个“鬼”字来说,一切由“田”字开始。

  从田向下发展,上面戴上歪帽就是一个鬼字。

  中国字的神字(周注:神字左面是提示的示字)是从一开始,一为天,一之上加一,下面垂象三画就是象征天象的垂示。右加上下通达的申字,便是神字,神表示上下通达之意。

  这就是说,依据天象的垂示,通达上下左右是为神。

  在人的活力充满时为之“气”,气动则变为“神”。

  用“神”的方法,呼吸往来,使身体充满了气,气是生命之能,就能转化为神了。

 

                浩然之气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话:养我浩然之气。

  古来谈养气的人真是不少,庄子、列子,都谈过养气,庄子所说的,人能养气,成为真人,等于说,不懂养气的人都是假人,至少是白活了。

  夜气是什么?那正是子时,一阳来复的时候,夜静如水,那时的宇宙浩然之气,充满在天地之间,对养气的人来说,多么的重要。

  有经验的人,可以借着鼻子的嗅觉,判断时间的变化,譬如说,在古时夜里行路,没有钟表,有些人可以努力嗅一下空气,便知道是什么时刻。

  因为天地的变化,反应在气的味道上,自有其共同之处。

 

               大鼻孔的好处 (周:此段论不当)

 

  看相的书上有一句话,鼻孔大见孙不见子。

  这就是说,鼻孔大的人长寿,往往活得比儿子还久,所以见孙不见子。

  鼻孔大小是与气有关的,瑜伽术中有特别训练鼻孔者,就是训练气功的道理。

  在训练气的进出时,注意吸气的时候要细、要长、要慢,小腹收缩,这时气都进入了十二经脉。

  出气时要快、要急、要猛。

  普通训练的方法,是上半天作左鼻呼吸,下半天作右鼻呼吸,用手指按住另一鼻孔。

  久之用丹田呼吸,自己可以体会到针灸的穴道地位。

  这里所谈瑜伽的练气及气功的练气,都是空气之气,并非精气神之气。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

 

  现在的肺病已不是难题了,药的种类太多,治疗的方法更多。

  但是在以往的岁月里,肺病是麻烦的事,这里介绍的一个气功治疗,曾经治愈了不少的肺病患者。

  将右手握拳,大拇指竖起,放在背后两肩肿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点。

  左手握拳平置肚脐上。

  这时开始用鼻孔的肌肉闻气,闻之有声,就好像闻到一样好吃的菜,要多闻一下似的。

  这样闻气,一连六次,再口吐“呸”音,将气呼出。

  如此继续作下去,一连三十六次(六呼一呸为一次),即浑身通畅,甚至汗出。

  如果原来呼吸不畅通的人,经过三十六次的呼吸练习,即得鼻孔畅通无碍。

  如果是肺病患者,不能以站立的姿态来作气功的话,可以躺在床上试作,效果也是一样的。

 

                精的困惑

 

  在中国上古的时候,所重视的是“神”,中古时代,所重视的是“气”,而在宋元以后,最重视的是“精”。

  不幸的是,宋元以后所讲的精,却违反了原来的意义,而成为男子之精液及女子的卵脏,使精的含义变为狭义而且表面化了。

  宋以后的说法:

    四象五行皆借土,

    九宫八卦不离壬。

  实际上,精血包括了荷尔蒙及维他命的内分泌系统,精从脚下生,脚下涌泉穴通会阴穴(又称虚危穴,是星座名)是开始精的生发部位。

  由下向上,到了海底穴,是生命能的基点,这个基点,多数人一生未能发动,如果能够发动的话,绝对可返老还童,而且海底之气发动后,人可以经常保持愉快,碰见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受影响。

  这是生命的单元,与宇宙的法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