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目录)

 

 

第二节、五行是整体的关系

 

五行和阴阳一样,是中医理论的两大基石之一。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和理论有个特点,就是类比取象、繁中取简,这是一种归纳思维。

阴阳主要描述一个事物多层次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对立面之间的转化。注意,它描述的同一个事物内在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两个事物。这种关系的最高准则和最佳状态是在互动中保持平衡。它是二元论的思维,也就是归纳思维到万物初生时最基本的状态来考察。当然,中国哲学思想中更深入更基础的还有一元论(太极)零元论(无极)。

五行思想虽然仍然是归纳思维,但是侧重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多元的即五元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生克乘辱,其最高准则和最佳状态也是处于动态中的平衡。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医理论的两大基石(阴阳五行)都讲究平衡,都认为平衡是最佳状态,而且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那么,这种平衡应该保持在什么程度和状态下呢?

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中庸。也就是保持在中态和相对的稳态。

这个问题很重要!它是宇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自然规律,也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最高社会行为准则,儒家称之为中庸。儒家经典《中庸》对此的解释是:不偏为之中,不易为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事物之定理。

道理也很简单:上态不稳定、下态不稳定、左态不稳定、右态不稳定、前态不稳定、后态不稳定、内态不稳定、外态不稳定……处在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都不可能长久稳定,只有中态才能稳定。比如我们看看天体系统,看看万有引力就知道了,只有在最中心才是稳定不动的。再说,谁不愿意占据中心位置呀?谁不愿意走正道呢?

当然,这是从大体上来说,实际中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或波动。而且,这种稳定不动决不是机械死板的不动,而是有准则有规律有秩序的运动,中国古代思想所谓的“太乙行九宫”,即:我在居中位置,但是我巡视全局。

我们知道,阴阳五行思想考察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规律,那么它的这种中态平衡思想在中医理论上怎么体现,在中医实践中又怎么执行呢?这是任何一个学中医的人都无法绕开的、应该弄明白的、也是首先必须知道的常识。

机体如果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则生生不息、井然有序,这是健康的生理常态。但是,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有序的动态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出现偏差和无序状态,这种非正常的状态就是病态。

中医的任务,就是要采用种种办法,让处于病态的机体恢复平衡有序的生理常态。我之所以说“用种种办法”而不是直接说用药物,是因为中医对于调节和恢复这种状态有很多不同方法,药物只是其中一种,其它还有比如气功、针灸,当然还有更具体的一些小方法,比如拔火罐、刮痧、药浴、按摩等等……

五行思想,最初是为了繁中取简,对自然界事物进行比类取象,把事物抽象化为五大类,其实这也是现代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叫做“数学建模”——就是把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简化, 建立一个易于用数学方法处理的模型。

经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根据其表现和性质特点,可以大致地把事物分为五大类,就是木、火、土、金、水。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其实在其它国家和民族也有,比如古印度,认为世界由地、水、风、火四种元素构成,称为四大。

地球上有土地(土),有海洋河流(水),土地上有植物(木),这三者是直接明眼可见的。木头燃烧产生火,土壤中有矿石(金),这两者是人类活动发现的。

相对来说,中国的五行思想比印度的四大思想更合理完整一些。

当然,中国人把自然界事物归为五类,还有一个哲学和数学的依据,那就是河图、洛书。这是上天启示给人类的两个神秘图案,所谓“天垂象,河出图,洛出书”,在这两个图中,虽然上下左右四边的数字排列规律不同,但都是“五居中央,其中洛书是单五居中,河图是双五即十居中。所以中国人把自然界的时序也划分为五个季节,分别对应五行: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

既然是把自然界所有事物分类浓缩并进行抽象,那么实际上就把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包含在考察范围内了。所以,五行思想是从整体上考察整个自然界不同类别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呢?

古人发现,它们之间主要有生化、克制的关系,而且超过限度则又有乘辱的关系(物极必反)。比如,一般情况下:

木头燃烧产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烧焦了变成碳化为土,所以火生土;土壤中蕴藏着矿石可以炼成金,所以土生金;金属熔化变成液体了,所以金生水;有了水的灌溉植物才能成长,所以水生木。这是顺则生。

水可以浇灭火,所以水克火;火可以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金属可以砍伐木头,所以金克木;植物破土而出、木头可以犁地,所以木克土;泥土可以筑坝挡水或覆盖吸水,所以土克水。这是相间则克制。

 

但是,生化克制都是指在正常范围内而言,如果超过正常范围,那又会出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比如,木生火,但是如果木头一大堆,火苗却很小,那么反而把火给压熄灭了,即木旺火熄。火生土,但是火太旺,土很少,则会把土给烧焦了,即火旺土焦…………还有水生木,但是水太旺则木头也漂浮起来了,即水旺木浮。

再比如,水克火,但是水太少火太旺,好比杯水车薪,水反而被蒸发了烧干了,即火旺水消。还有,金克木,但是木头太硬,把刀刃也崩弯折断了,即木刚金折。还有,土克水,水太旺则把土堤坝给冲毁了,即水旺土湮。

这里又一次看到了“度”的重要性,相互关系之间需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甚至物极必反。这提醒我们在临床中应该注意:用药量与疾病的程度也要适度、要匹配,重病用重药,轻病用轻药,否则矫枉过正伤及正气,所谓是药三分毒。当然,也有虚极之人产生虚不受补的现象,而症非危急,则需和风细雨、细水长流,缓缓图之。

五行思想用于中医理论和实践上,则又有一番非常复杂详细的说法和规则,藏象理论和经络理论都是阴阳与五行思想有机结合。据我所读的文献和典籍来看,明清两代的医家尤其倚重于用五行理论,有时甚至超过了阴阳,特别是在以五脏六腑为中心辨析病情的时候。

总体来说,就是对五脏六腑(其实是六脏六腑)进行五行匹配,对手足共六阴六阳经络也进行了相应的匹配。

这里遇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脏腑各有六个,经络也各有六条,而五行却只有五类,这之间如何分配?

中国古人很聪明地做了变通:五行各一,唯火有二。即:五行各配一对脏腑,唯独火要配两对脏腑。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五脏配五行,多出的一脏配为火,并形象地分出君主和宰相: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其余各脏分别是: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这里最难弄明白的是:在脉象学中,脉位与脏腑配对时,把右手尺脉定为命门(沉取),与三焦(浮取)相对应。但是在经络学中,则有心包经,也与三焦经配对,按此则心包应该视为一脏。按照理论的形式美,应该有六脏这是肯定的,但是到底把心包作为一脏还是把命门作为一脏,这个问题历代中医典籍和文献也没有确论。

六脏分配好了,六腑自然也分配好了,因为脏与腑是表里关系一一对应的。六脏属阴,六腑属阳,所以,这里还要结合阴阳思想,把五行也分出阴阳,以便与六脏六腑的阴阳属性相匹配。脏腑分配好了,那么经络自然也分配好了,因为经络与脏腑也是一一对应的。

这样,古人就把阴阳和五行这两种总结于自然界的最基本哲学思想,巧妙与脏腑和经络理论相结合运用到了医学领域。

那么,分配问题解决了以后,如何来运用分析病情呢?

既然自然界中的五行(五类事物)是相互影响相互生克乘辱的,生命和人体也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其内在的组成部分即不同的器官之间肯定也是相互影响的,这就需要我们以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况。

当然,生命远不止组织器官形成的一个生物体这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意识活动,这是生命更本质更重要的内容(这个等后文另论)。

具体到临床中,可能看到这个脏腑的毛病,通过五行理论分析,发现引起这个脏腑疾病的原因在于另一个与之相关的脏腑。那么,在治疗上就不是直接针对这个脏腑,而是治疗另一个脏腑,也就是所谓的“隔一隔二” 治疗,这就是依据五行生克乘辱的理论。这种治疗思路在西医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比如说,肺气虚,可能要补脾胃,这叫“培土生金”;肝木太旺影响脾胃功能,即肝木乘土,那么也需要补脾胃,这叫“扶土抑木”;肝木太旺,导致木火刑金局面,我们可能要补肺或解表,这叫“佐金平肝”;肾虚导致肝阳上亢,那么需要滋阴补肾,这叫“滋水涵木”;肾阴虚导致相火旺,泻相火的同时也要补肾阴,这叫“壮水制火”,等等。这些都是五行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运用。

在物质微观层次上,显然西方科学和西医研究得更深入更透彻一些,但是他们过于注重微观物质性,没有注意到整体的联系。

比如说,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把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都研究得很清楚了,实际上元素周期表本身也已经揭示了物质整体的规律性了。

比如说,化学元素分为两大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其中双方各有少量性质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导体,还有一大类称之为过渡元素的(其实都可以归为金属)。

 

 

在我所作的八卦与主族元素合观图(如上图所示)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化学元素其实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我们可以根据其性质把金属规定为阳(在变化中容易失去即给出电子),把非金属规定为阴(在变化中容易得到即接收电子)。

再细分一点,则可以分为四大类:纯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半金属(铝土金属、碳族元素),纯非金属(惰性气体、卤族元素),半非金属(氮族元素、氧族元素)。

纯金属和半金属者都由氢元素衍生所得,但是半金属中已经包含少量非金属性质的元素(非金属半导体);非金属都由氦元素衍生所得,但是其中已经包含少量金属性质的元素(金属半导体)。

这就是从中国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的视角来看化学元素的整体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与西方科学的角度看化学元素周期表完全不同。

五行思想与元素周期表的区别,前者是关注整体的现象和功用,后者是研究微观的结构和规律。

因此,中医在理论基础上就是在整体和功用的层次上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而不是在微观物质上。这也是东方思想的特点,其着眼点一般在于整体和功用,而不关心微观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