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第二节、汗吐下消散邪去积

 

汗、吐、下、消、和、温、清、补,称为中医的“内治八法”,也就是内服汤药来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方法,其中前四种汗、吐、下、消一般用于攻积驱邪(祛邪),后四种和、温、清、补一般用于调理补正(扶正) 。

当然,有些时候其实攻积驱邪即等于扶正,有些时候调理补正即帮助驱邪,而且由于疾病机制的复杂,临床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单一使用某种方法的情况反而比较少,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等。

汗、吐、下是古人经常使用的三种治疗方法,它们指的是发汗、催吐、攻下(即通便或利尿)。

发汗的方法现在也仍然经常会用到,比如一些外感病(感冒)初期,风寒之邪尚未入里,只是体表阳气被遏,人体正气也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帮助机体把邪气从体表随汗排出,这种方法也叫解表,所以用来发汗的药物也叫“解表药”。这类药物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五味中属“辛味”,而且归经主要归膀胱经和肺经,因为辛味能开能散,膀胱经为太阳主开,又因为肺主皮毛,所以从五味和归经特性上来看都适合于解表发汗。当然还有四气的区别,比如最常用的麻黄、桂枝,就是温性的,而柴胡、菊花则是凉性的。

发汗还有另一个作用是利水。比如,肺的宣发功能出现问题,导致水汽在体表尤其是头脸和上半身停留。这一般有两种原因引起:一种是由于感染风邪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这种情况通常称为“风水”,如果正气尚未虚则可以直接用发汗的方法,解除体表水汽对肺造成的压力,顺便杀灭风邪,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另一种是肺气虚导致宣发功能低下,这种情况下不能直接发汗,需要补足肺气恢复其正常宣发功能。

催吐的方法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误吃了有毒食物,也就是食物中毒初期,可以用催吐的办法排出有毒食物。但是,现在中医很少用这种方法,我本人也从未使用,因为,现在的中医水平不高,没有把握,怕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现在西医有一种更彻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洗胃”。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下,中医也用催吐的办法,就是邪气在胸膈以上,这里的邪气一般指的是上消化道中的痰。

下法(即通便利尿)现在也仍然经常用到,特别是实邪热结导致的便秘,必须用通便的办法排出邪气,比如常用的大小承气汤。还有一些邪气导致的小便不利比如热淋,则需要用清热利尿的办法排出邪气。

汗、吐、下这三种方法都是用于祛邪的,所以,用这三种方法必须先辨别寒热虚实!

比如,便秘的原因有好多种,除了常见的邪实热秘,还有肠胃气虚导致的肠胃蠕动无力,肠胃寒积导致的冷秘,这两种情况下就不能直接用大小承气汤,而需要结合补气或温里药热下。利尿也一样,除了热淋之类的实邪,还有可能是肾虚寒导致的膀胱气化不利,后者就必须补肾以及命门之火。

这里还需要顺便说一下:邪气在胸膈以上(上焦)可以用吐法,邪气在大肠或膀胱(下焦)可以用下法。那么,如果问题出在中焦呢?

我们知道,中焦是脾胃,脾出问题与汗、吐、下三法无关,因为这三种方法只能用于六腑中的胃、大肠、膀胱三个腑。那么,如果问题出在胃中怎么办呢?

这里我之所以用“问题”而不用“邪气”,因为胃中不一定是邪气,最常见的可能是“积”,也就是吃得过饱或者宿食不能及时排空导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中医专门有另外一种方法叫“消导”,就是促进胃的蠕动,帮助加速胃的排空。中药中专门有一类“消导药”,常见的比如鸡内金、莱菔子等。

当然,胃中确实也可能有病理性产物,比如一些痰,甚至也可能真的有邪气,比如,《伤寒论》中写到“阳明腑大热”时,就提到“胃中必有燥屎两三枚”。说胃中有“燥屎两三枚”,一般人还真的难以置信,但是据有人考证确实会有这种情况。

消法主要指消散一些淤血、结块之类的病理性产物,也就是常说的气滞血瘀导致的一些结节、包块,比如中医常用的理气、活血就属于消法。

还有常见的食积,中医用消导去食积,其中的消是指助消化,也属于消法的一种,导是指引导食物下行,比如中医常见的理胃气就属于这种方法,因为胃气以下行为顺。

当然,还有中医常说的消痰化饮,也属于消法的一种,因为痰饮也是病理性代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