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第四节、七方八阵原为方便

 

我们知道,西医的治疗方法比较低级、简单、机械甚至粗暴,有人称之为“三板斧”:手术、打吊瓶、放化疗。那么打吊瓶打的是什么呢?有人称之为“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另外,西医这些基本都是介入性方法,本身对机体有伤害,而且是对抗性思维,主要针对疾病的表象和结果进行操作,并非从根本上纠正(出现错乱的)身体机制。

中医就不同了,且不说中医的思想理论博大精深,治疗方法也非常丰富:气功、针灸、服药、推拿、按摩、点穴、刮痧、拔罐等等。单就内服药来说,《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草药就有一千几百种,加上矿物、动物、器物等其它类型药物,加起来近两千种!自然界的产物几乎大部分都可作为药用。剂型也丰富多样: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等。当然,还有外敷、药浴、熏蒸等不同的给药方式。

药物的组合、方剂的变化方面更是丰富多样。中医有七方、八阵、十剂的说法。以下几段抄录常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七方,它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方剂分类而设。到金元时期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中明确提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的名称,这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药量大的药方,用以治疗邪气强盛或下焦重病,如大承气汤治阳明腑实证。小方是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药量小,用以治疗邪气轻浅或治疗上焦疾病的方剂,如葱豉汤为辛温解表轻剂。缓方是指药性缓和、可以长期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病证的方剂,如四君子汤治中气虚弱、脾胃运化不健者。急方是指药性猛峻而用于病势危急,需迅速教治、急于取效的方剂,如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奇方是指单味药的方或合于单数药物的方剂,如治疗少阴病咽痛的甘草汤。偶方是指两味药的方或药物合于双数的方剂,如治疗肝肾阴虚的二至丸。复方是指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而治疗复杂疾病的方剂,如治疗气血两虚的八珍汤,当然,如果是医生自己对症下药进行组合的多种原则、多种药物的方剂,也属于复方。

八阵是明代张景岳提出来的,他有感于“古方之散列于诸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因而归类为八阵,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他在《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中解释说: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

十剂是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认为其作用是: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这本来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因此衍生为十种剂型。(钱塘散人注:赵佶即宋徽宗,此公政治上昏庸无能,但是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深,书法中的瘦金体,绘画中的工笔花鸟都有名,没想到他还编著过医书)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定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明·徐思鹤的《医家全书》除十剂外,增加了调、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等,共为二十四剂。《本草衍义》又增加了寒、热二剂,明代缪仲淳增加了升、降二剂。

宣剂,是指郁塞的病,可以用宣剂达到散的目的,即“宣可决壅”,如《伤寒论》中瓜蒂散能涌吐痰食,属于宣剂;

通剂,是指留滞之证,可以用通剂达到遁利的目的,即“通可去滞”,如《伤寒论》五苓散主治水蓄不行之证,属于通剂;

补剂,是指虚弱的病证,可以用补剂达到去弱的目的,即“补可扶弱”,如《和剂局方》中四君子汤主治脾肺气虚证,属于补剂;

泄剂,是指病邪形成的实证,可以甩泄剂达到泻除实邪的目的,即“泄可去闭”,如《伤寒论》中十枣汤主治水停胁下证,属于泄剂;

轻剂,是指风邪在表的实证,可以用轻剂达到发敞的日的,即“轻可去实”,如《伤寒论》中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证,属于轻剂;

重剂,是指质重的药剂,可以达到镇坠、镇静的目的,即“重可镇怯”,如《兰室秘藏》中朱砂安神丸主治惊悸失眠证,属于重剂;

涩剂,是指收敛的药方,可以达到固涩的目的,即“涩可固脱”,如《医方集解》中金锁固精丸主治遗精,属于涩剂;

滑剂,是指在体内的有形实邪,凝结于体内,可以用滑剂达到滑利的目的,即”滑可去著”,如《普济方》中石苇散主治石淋属于滑剂;

燥剂,是指湿邪停滞,可以用燥湿的方剂达到治疗的目的,即“燥可去湿”,如《和剂局方》中平胃散主治湿浊内盛的大便溏薄证,属于燥剂;

湿剂,是指津血枯燥的病证,可以用滋润的方剂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湿可润燥”,如《洪氏集验》中琼玉膏主治虚劳干咳证,属于湿剂。

由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其总的原则都是中医的纠正偏差、恢复常态和平衡,这种分类解释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学习的方便,实际临床中往往是复合运用,单独用某种方剂的可能性比较小。

这和把脉的道理一样:虽然古人列出了二十七种脉象,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弄清每种脉象背后对应的机制。

实际上,由于疾病的机制往往比较复杂,临床中真正出现单一脉象的情况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不会有,一般都是多种脉象同时出现:有可能是多种脉象的复合,有可能是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脉象。

所以,中药方(尤其是汤药)一般都是复方,而且是对症下药、根据病情临时组合的药方,这是中医独到的优势,也就是先有病,然后才有量身定制的药方,这样才能保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