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页

 

 

第五节、法无定法方无成方

 

从《黄帝内经》中只有十几个药方( 13 个),到《伤寒论》中有一百多个药方( 113 个),再到宋朝官方修订的《和剂局方》中有近八百个药方( 788个),到明朝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录了一万多个药方( 11096个 )!药方越来越多,其实离医理却越来越远了。

《内经》主要讲医理,药方是需要根据医理、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临时组合的,何况除了汤药内服,中医还有很多其它的治疗方法。但是到了后世,似乎越来越依赖于汤药,而且越来越习惯于用成方、经验方,现在甚至有一个“经方派”,专门套用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药方,其中的代表人物好像是倪海厦。

《吕氏春秋·察今》中说“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这里的“药亦万变”指的就是药方万变。中医药的长处和优势,就在于针对现有的疾病量身定制药方,这也是保证最佳疗效的根本和前提!

因为,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程度轻重各异、病人体质不同,虽然说套用成方经验方的医生也对患者的症状做出分析诊断,甚至也会对药方进行必要的“加减化裁”,但是,一个已有的固定的药方是很难完全符合病症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从自学中医开始就不背“汤头歌”,而是弄清医理,甚至进一步深入研究医理的哲学思想源头《易经》,也从来不用成方经验方,而是刚开始临床就学着自己组方。如果开始学就背“汤头歌”,思维就容易引向药方上去,而不再穷究医理,如果开始临床就用成方经验方,思维上就产生了惰性和依赖性,这正是目前中医学习和临床中常见的误区。

也正因为我立足于穷究医理而不套用现有药方,所以临床中无论男女老少什么病都治,而且每个病人的药方都不同,同一个病人每次复诊的药方也不同,都是临时组合,从来没有固定的方法或药方,正所谓“法无定法、方无成方”,这样才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保证最佳疗效。

有人可能会疑惑:如果同一个病人,上次开的药方有效、甚至效果很好,下次复诊也需要改变药方吗?很多老中医不是讲究“效不更方(见效了就不改药方)”吗?

我在临床中的做法正好相反:见效了更需要改药方!

你想:一个有效的药方,已经吃了七副(我一般每次开七副),而且我开的药量都很到位,情况肯定已经变化,那更需要根据变化后的情况修改调整药方啊!哪有病情变化了(比如好转了减轻了),而药方仍然不变的?如果继续吃下去,那肯定会造成新的偏差、产生新的疾病啊!

有人可能会问:那些老中医为何“效不更方”呢?

因为那些老中医是套用成方经验方,好不容易基本套准了一个,终于见效了,他哪里舍得改方啊?现在有的中医是“几张药方打天下”,甚至是靠一张“祖传秘方”包治百病。

有人可能会继续问:那么这些老中医的药方继续吃下去,不会造成新的偏差、产生新的疾病吗?

这里有一个前提:这些老中医一般属于“太平中医”,就是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病治不好没关系,只要不出事就好了。由于没有把握,他们的药量往往很轻,但是一个药方就让患者吃上一个月甚至几个月!

其实,这种做法问题很大:一是在服药上浪费患者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让患者失去了耐心;二是可能会贻误战机,把小病拖成大病;三是虽然药量轻,但是吃的时间长了,容易人为地造成偏差,没病也吃出病来。

套用成方经验方还有一个问题:万一来找你的人病情特殊,你翻遍脑子里存储的所有记忆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成方经验方可用呢?难道这个病人你就只能推出去不给治了吗?

有病来求医总得给治啊?作为医生没有理由选择病人,病人有什么病医生就要治什么病。实际上,中医在理论上就是把人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机体出现了机制的偏差或紊乱,中医通过各种方法纠正这种偏差,使之恢复平衡即可,所以,理论上来说中医什么病都可以治,真正的中医,必须是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