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 页    返回 目 录

 

五、正论C·八宫与元素周期表

 

    再拿化学来做个说明。坦白地说,我的化学学得很差,因为我对那些数值计算非常地头痛。以前考试时常这么想:要是能带计算器就好了。此处谈论化学,也是避开数值的具体分析,而只从大概上论述它与《易经》的联系。我想,化学最主要的就是研究原子结构和变化的学问,严格地说,它只是物理学关于原子结构及其变化的一个分支学问。

    我们先从太阳说起。太阳中所发生的是核聚变反应,其中只有氢、氦两种元素。氢不断地聚变为氦,两个氢聚变为一个氦,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是地球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万物生长靠太阳,阳主生主长的功能再次得到很好的说明。不仅太阳如此,其它恒星也大体如此。恒星不断地聚变放出能量,它们在放射能量的同时自身的质量也在不断地减少,也就是说质量化为能量了。这就是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 = mc2 的内在依据。这里再次有力地证明了太极阴阳、质能的循环变化:

    1、我们能看见丰富多彩的世界,是因为有能量。而这些能量来自于质量——从表面上看,它们是直接来自于原子(如氢、氦)一级的质量,但是实质上,它们是间接地来自于真正意义上的暗质量,也就是更微一级的基本粒子;

    2、现存的和不断放出来的这些能量,除了转化之外,同时也在逐步地化归于暗质量(基本粒子);所以,能量的守恒是相对的,质量的守恒也是相对的,只有质能总量的守恒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理中的动量的概念比较接近于质能总量这个含义,所以,物理和化学的各个守恒定律中,动量守恒的适用性更为深广一些。

    3、在最基本的层次上(比如夸克),这两者就没有区别、混同为一了,也就是所谓混沌未分的世界。

    用水的三态变化来作个比喻:固态的冰好比质量,气态的水好比能量,液态的水就象混沌不分、质能共存的状态——既有形体,又能流动。恒星并不是能无限地放出能量,它自身的质量消耗到一定程度,不能维持平衡时,它会发生巨变。比如当太阳的质量消耗掉1%时,它会膨胀为红巨星,把地球都包进去,然后又收缩为白矮星。这是天文学家告诉我们的,天文学严格地说只也是物理学关于天体运动规律的分支,后面再用太极阴阳理论加以论述。

    我们对照《八卦与元素周期表合观图》来看(请看附图 27)。中心的两仪好比一个太阳,其中有氢氦两种原子。因为氢中蕴含核能而且放出能量,且它的质子数为1,氦的质子数为2。根据阴阳理论“奇为阳、偶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我们规定氢为阳仪,氦为阴仪。因为氢活泼好动,氦惰性好静。从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看到,假如把过渡元素暂时撇开一边,除了已定义的氢和氦,剩下的元素刚好有八族,这与八卦之数暗合。而且每一族各有六个元素(理论上都应该有六个,至于后几族为何仅五个,下文另述),又与八卦中每卦有六爻相应。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八族元素中的“八八六十四种”元素,是由作为阳仪的氢和作为阴仪的氦按照《易经》的二进制规律变化出来的,而且是分为六步变化出来的,所谓“阴阳者,变化之父母也”。

    现在我们按照族序与八卦顺序相对应,周期数与爻位数相对应的原则,把元素排入太极八卦图中(见附图 27 )。我们发现,太极、八卦理论中关于八卦、阴阳五行属性的描述,刚好与排入的元素性质相吻合。

    我们知道,八卦中乾、兑属金,图中碱金属排在乾宫,碱土金属排在兑宫。又如乾为纯阳主动——碱金属活泼好动,易给出电子(给出电子也符合阳的性质)。坤为纯阴主静,坤宫排的是惰性气体,极不活泼。

   下面我们来解释两个问题:

1、为何过渡金属的数量特别多,而且集中在兑宫和离宫之间?

2、为何除乾、兑二宫,其余六宫每族都只是五个元素而非六个?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规定金属为阳,非金属为阴。如图把所有非金属用阴影表示出来,会发现:如果暂时先不考虑过渡金属,如果把氢当作金属来考虑(化学中原本就根据其表现出来的性质,把它归入金属类),那么,外面的六层八宫48个元素位置中,其内五层的金属数和非金属数相同并对称。

   而且图中左半圈(阳仪)的内层有三个非金属(硼、碳、硅),我们称之为阳中之阴少阴,故处于阳之内层。按照我的这种理论推测,这三个非金属应该具有金属的部分性质,即类似于半导体(事实上碳和硅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半导体)。

   右半圈(阴仪)的外缘有三个金属(锑、铋、钋),我们称之为阴中之阳少阳,故处于阴之外缘。按照我的这种理论推测,它们应该具有一些非金属的性质,应该也是半导体吧。

   第六圈中只有乾兑二宫有元素,其余六宫空缺。根据前文中我对宇宙发展的预测,宇宙循环一周约为360亿年,其中现处的正宇宙寿命为90亿年,而且现在大约处在中间位置,相当于前文所说的“临”卦和“同人”卦之间,这就是为什么过渡金属都集中在这一区域的根本原因。这好比人体的气血按子午流注的规律在经络里流动,它当前所流注的部位气血最为旺盛。宇宙也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有这样的规律。控制宇宙循环变化的那股“气——也就是老子所谓虚流周遍,无形而有用的‘道’”,现在正流经这一阶段,所以这一段上衍生出来的“非正统元素(即过度元素)”就特别多。这些过渡元素的一个性质可以由推测得知:越到外圈(如锕系),其结构越不稳定——它要放射能量,进入负宇宙中,因它接近了宇宙内边界。

   道家丹经中记载,炼丹原料是铅和汞,就是这个道理:铅和汞在图中所处的位置, 正好是金属右下角的最外缘,它们最容易向负宇宙转化。道家所谓的“虚化(羽化)登仙”就是化为能量而进入负宇宙中去,以求长生。因为有形之质易坏易老死,无形之气不易坏死。这也是佛家追求的“舍利子”状态: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较特殊的例子,特殊之一在于它是目前为止唯一具备产生生命条件的天体,特殊之二是在它上面产生了人类。地球应该是现处的以恒星为主的正宇宙中的一个负点之一(也就是少阴),90亿年后应该是从少阴开始的,但是地球为什么会形成并进化出人类,这是一个宇宙之迷。科学家说,生命最初来自海洋,是在原始海洋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这种说法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在中医理论中也可以找到佐证,如“人之始生,先生两肾”,而肾者属水;又如,血者,味咸,其气腥,海之味也。人类赖以繁衍之精子,也是腥味,生活于水中。胎儿也是生活在羊水中的。

科学家说,地球是在太阳形成之初从太阳甩出来的一块,这很符合《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生”的思想,乾为阳主动、主生、主发射。现在的宇宙才发展到 90 亿年,也就是宇宙整个一轮生命的四分之一,余下的270亿年时间,是宇宙还没有发展到的阶段。所以八宫主族元素中也只有乾宫(正宇宙二分之一)具备了第六层元素,其余六宫(正宇宙的另二分之一和负宇宙)的第六层元素空缺。因为第六层为宇宙时空的边缘,处于此处的物质是一种非有非无的阴阳状态,聚散无常。因此我认为第六层的元素都应该有放射性,包括已经发现的和未发现的,比如钫和镭两种元素。而氡、砹、钋三种元素虽然是在第五层,但因为它是阴仪的第五层,而且其外的第六层空缺,它们实际上成了最外层。“阴极则阳”,所以这三种元素也应该有放射性(这与事实观测相符合)。这里说第六层空缺,不是真的没有元素,而是没有发现,或者说即使发现了,它也是极不稳定的(半衰期很短),一般不以稳定的状态存在。

宇宙越往后发展,其中生成的重金属元素的数量和比例就越多,这必然引起一个相关的结果:过渡金属群(即图27中黑色的粗箭头所示的部分)是随着宇宙的发展进化而往左下移动。这条线非常重要,前面已屡次提到,它是阴阳的分界线。太极图左半圈逆时针转,同时伴随着右半圈顺时针转,这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并非转完了左半圈再转右半圈——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从图中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越到外层的原子,其结构越复杂,半径越大;同一层中越往阴仪方向,其原子半径越小。因为阳主动,其核外电子动能大,所以运动半径也大。但是坤宫的惰性气体应该是一个例外,因为坤为纯阴不动,阴极似阳,其半径要反常地大。微观地说,是因为它的原子核过于“安静”,则核缩小,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减弱,反而使电子的运动半径增大(阴阳相离)。但是由于它是纯阴,是已生成之物,所以原子总的能量小,比较稳定(这也是符合观测实际的)。另外,化合和化合物问题是化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在“八卦与主族元素合观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必须是阴仪与阳仪的元素相化合(阴阳相合)。上面提到,原始海洋对于地球来说非常重要,是生命的起源和摇篮。海洋中除了水,盐类最主要的是氯化钠。在“八卦与主族元素合观图”中,我们看到,组成这两种化合物的四种元素,氧和氯在阴仪的第二层和第三层,氢和钠是阳仪的第一、三层,也就是说都很原始。但为什么是钠而不是锂,这我不明白。

我的化学知识不好,以上是根据太极阴阳理论所作的一些推测。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两仪以外的所有元素都可以认为是由两仪中的氢氦变化所产生,而且氢衍生阳元素(金属),氦衍生阴元素(非金属)。氢、氦作为元素之父母,主要存在于一些原始的恒星中,其余的元素存在于行星中,那么氢和氦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不在本节讨论的范围,下面另有论述。

我在前面的部分提到三个观点:

一、64卦是阴阳二爻通过六次变化得出来的,每卦由六爻组成;

二、过渡元素全部集中在“临”卦和“同人”卦之间;

三、宇宙现在正处在“临”卦和“同人”卦之间。宇宙物质可能是处于临界状态。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过渡元素是63个,这又一次让人想到64卦!我想,按太极二进制衍生规律应该是64个,也许其中有一个还没有被发现吧。假如我们以“临”卦为阴仪,“同人”卦为阳仪。按前面同样的规则进行六次变化,结果得出64个由12条爻组成的卦,这64卦与64个过渡元素相对应。我们按次序把64个过渡元素分为八组排入64卦图中(见附图 28 )。

这其中的奥妙,我是这样认为的:过渡元素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第五阶段的产物,也就是说,地球是第五阶段产生的天体,因为它上面有过渡元素。假设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初级天体中只有正、反夸克和能量;那么,在第二级天体中则有由正反夸克聚成的质子与中子两种粒子组成;第三级天体应该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聚成的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比如太阳应该是第三级天体);以氢和氦为母体衍生出现在地球上存在的八类主族元素,它们可以组成第四级天体(我估计木星和土星应该属于第四级天体);而地球除了主族元素还有过渡元素,所以应该是第五级天体,很可能是从木星或土星中产生的。

这里有两个非常有趣的巧合可以佐证:

1、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排列,由内而外前五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为土)、火星、木星。略懂五行知识的人都知道,木、火、土、金、水是依次相生的次序。所以有可能是太阳先生出木星,再由木星依此向内生出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原因是木星初生时不稳定,又受太阳反向的回拉力,继续分裂,依此向内生出火、地、金、水。

2、根据地理学的资料,木星上主要有氢、氦、氖等元素,比太阳多出了一种氖。这说明木星来自太阳,而且与太阳形成的时间间隔不长,否则它上面应该有更多的元素,包括主族元素。也就是说,太阳初生成时不稳定,继续分裂形成木星。我们可以根据天体元素的组成来判断它生成时间的早晚。木星外侧分别是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我估计这是按相克次序排列的,即:木、土、水、火、金,即土星属土、天王星属水、海王星属火、冥王星属金。按此推测,太阳系只有九个行星。另外,木星的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最大,也是一个佐证。

有人认为太阳系有第十大行星,我想应该是太阳系中有一个小黑洞,位置在太阳的附近(原因另论),若是普通行星,早就应该发现了。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的内外分界,哈雷彗星是联系内外的纽带。这种结构,似乎蕴涵着有机生命体的某种特征,看起来像一个细胞。我们还知道,除了冥王星的自传方向不清楚外,其余八大行星,有七个是由西往东自转的,只有金星例外。这就是八卦方位的往左,坐标上的逆时针,也就是“天道左旋”的由来。不但太阳系如此,银河系也是逆时针转的。所以数学上的坐标,其横轴应该是从右往左才合理,也才合天道。

金星为什么要反向转?如果按照形式逻辑套用五行理论,应该是金克木(与木星相克,木星是最早诞生的,是火、地、金、水之母,所以体积也最大),顺则相生,逆则相克,所以金星必与木星反向。或者说,太阳属火,火克金,所以金星必然反向。对于这一点,我只是机械地按照五行论作主观推测,并不敢确定。在前面的这个假设中,我们按老祖宗的思想规定地球属土,而且五这个数是河图洛书中天地生成数的居中数,这与地球是第五级天体也颇为巧合。可见我们地球人类的诞生倒真是冥冥之中造物主的巧妙安排。也就是说,古人根据阴阳五行对五星的命名,并非随意和空洞的,而是有某种依据,它与现代科学暗合。

关于太阳系形成的这种假设,纯粹是按照五行生成理论所做的一种推理,我自己也不认为怎么合理。但是行星是由太阳抛出的物质形成这一点,却是现在流行的公认的,我却认为未必正确。1997年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本,其中关于太阳系和行星形成理论就与现在不同。按照它的说法,太阳和行星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在旋转过程中同步浓缩而成的,并没有先后生成关系,这种说法更象生命进化最初时期细胞的生成过程。而且这样一来,宇宙演化的过程,到底是熵增的过程还是熵减就很难确定。按照现在的观点,宇宙的演化进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而且是不可逆的。但是,宇宙从初始的气态向固态聚合,看来有是有序度增加的,也就是熵减的过程。1997年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本中,银河系的侧视图和俯视图,看起来都非常象一个真核细胞,而星云则像无核细胞(也叫原核细胞)。星云浓聚成星系,好比原核细胞进化到真核细胞。

当然它的这种说法也是假想和猜测。我们很自然地会得到这样一幅宇宙图像:宇宙没有生成之前——即天地未开之时,好像是一片均匀的、混沌的稀粥。

不但是星系与细胞相似,还有原子结构也与这两者相似。比如9号氟原子,中心是原子核,外面有9个电子绕核旋转。也就是说,作为物质单元的原子、作为生命单元的细胞和作为宇宙单元的天体系统,实际上都有相似的结构和运动性质。天体系统中,系统的量级越大,旋转的角速度越小,但是线速度却越大。祖宗的思想中“万物有情(性)”,用上面的说法就是:物质系统虽然量级差别巨大,但是性质上都有相似性。我们看氟原子的结构是否与太阳系结构相似?相似的体系,又都处于运动状态,都会发出系统波,那么它们之间必然会有感应和影响,这也是不容置疑的。

李洪志的言论中,有一种说法:沙子里也有很小的人,而且有各种颜色。他这只是拾了佛家宇宙物质观中的一点牙惠,而且随意篡改。佛家的说法是“一沙一界,一尘一劫”,意思是说:一粒沙子里面也是一个巨大的世界,每一颗微尘都会经历一场劫难。这是指物质系统的上下无限和运动的普遍性,并没有说沙子里有人。

学过高中化学的人都知道,过渡元素在核外电子的排布上有不同于主族元素的规律,它的最外层只有12个电子,其它按顺序递增的电子都排进了次外层甚至倒数第三层。这可以用上面的观点加以解释:因为地球从第四代天体中产生出来以后,进一步冷却,质子、中子能量减小,更进一步聚集,原子核更大,因而引力加大。而按八卦衍生规律,外层电子必须依次递增,所以增加的电子只有排入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而不象主族元素那样排到最外层。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种种推测:

1、过渡元素的形成时期必定比主族元素晚一个进化阶段。

2、原子核越大,即引力越大的过渡金属,其核外电子排在倒数第三层的可能性大,反之则排在次外层的可能性大。

3、宇宙中如果存在第六、第七级天体,则其中应该有更加丰富的衍生物,且其原子核比过渡元素更大,其次外层递增的电子更缩进,甚至有可能排在倒数第四层、第五层,且也以八卦规律产生。

4、为什么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因为金属为阳为正,我们现在所处的为阳性正宇宙,所以衍生出来的都是金属元素。

5、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个趋势:越往后演化,宇宙中会产生越多的过渡金属,而且其中会有比铀和钚更好的核原料出现,这也为宇宙重新大爆炸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6、当宇宙中总的元素达到29=512种时,宇宙将收缩到临界状态而蕴育着新一轮的大爆炸。因为到目前为止,从氨基酸密码来看,生命密码刚好处在第六变。根据我前面的论述,宇宙走一卦约为5.6亿年,则每变一爻约为0.9亿年,那么生命应该起源在5.6亿年前。而从化学元素来看,它已经由主族元素的第六变过渡到过渡金属的第7变。由此可以看出,生命的形成比过渡元素的形成要晚一个阶段。当化学元素达到9变时,按太极阴阳理论,9为阳数之极,为老阳,阳极则变,而阳为长为生,变后必往消灭的方向进行。

7、我们比较一下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排入太极八卦图中的结果,发现它们有很一致的规律性。A、主族表共六层,其第六层的345678、六个位置的元素空缺。我前面论述是因为没有形成,实际也有可能没有被发现。因为第7变的过渡元素都已经形成,第六变应该已经变完。B、过渡表共有八层,其中第八层的45678五个位置空缺。当然也有可能未被发现,但是未形成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认为它刚过了第7变。

8、我们看一下金和铂这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就是通常所谓的黄金和白金,很贵重。

从科学的眼光看,它们在过渡元素表中的位置有两点特殊性:第一、它们处在第六层,这是相对较为稳定的一层。第二、它们刚好在“临”卦和“同人”卦的位置,这是宇宙目前所处的演化阶段,因而这一区域元素的稳定性最好。同样道理,过渡元素的化学稳定性总的来说也比主族元素要好。

由于过渡元素结构上的这种特殊性,使它具有多种可变化合价。这也与它所处在的位置有关,在“八卦与主族元素合观图”中,过渡元素处在临卦与同人卦的交界处,是一种临界位置,在太极图中是阳鱼的鱼腰上。如果从这个位置看两仪图的下半部分,阴占四分之三,阳占四分之一。对应于天文学上,即宇宙中暗物质(暗能量)占四分之三。

理化的东西,有时我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不妨聊一聊其他的话题。

也许有人会问,你谈太极阴阳与现代科学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看上去也确实符合实际观测,会不会是你受现代科技知识的启发,编出一套东西来去迎合现代科学?众所周知,太极阴阳理论并非我的发明,是祖宗几千年来屡试不爽的镇国之宝,而西方现代科学充其量不过才几百年时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才一百几十年,分子生物学的出现是近几十年的事,氨基酸密码的规律和大脑的工作机制至今也未弄明白。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狄拉克发现了制约电子行为的一组方程,因此物理学家玻恩对一群前来哥廷根访问的科学家扬言:据我所知,物理学将在六个月内完结。言下之意就是:电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电子的行为弄明白了,物理学也就结束了。可想而知,他闹了个大笑话。后来发现了比电子更小的许多粒子,直到夸克、层子,物理学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我这里想学玻恩的口气对整个西方科学作个概括:现代科学(不包括技术)将在太极阴阳理论中结束,大概时间为60年。这60是甲子轮回数,自西学东渐以来,就已注定它会被淹没在“东学”之中。太极理论本来就是包容一切的终极理论,现代科学不过是其框架中的细枝末节。终极理论同时也就是初级理论,因为弄清了最初的东西也就等于弄清了最终的东西。当然这是就太极理论体系本身的完整性来说的,具体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特点,本论文中试图找到它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且似乎已有眉目。

《钱江晚报》1999525日第24版刊登了两篇天文学方面的文章,题目为《天外有天  人外会有人吗》和《搜寻日外行星》。大意是只有行星才具备适合产生生命的条件,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种行星,十年来已经发现了十几颗这样的行星,最近发现的一颗行星围绕着格里斯876红矮星旋转。这些日外行星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体积都比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还要大(木星相当于地球的300倍);而且它们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是近圆形的)。

文中最后提问:为什么存在这一差异呢?这一问题现在让天文学家们感到迷惑不解。

假如用太极理论模型来解释第二个问题很容易(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后面另有详述),要点在于:它同时受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天体的引力,而且这两个引力的合力始终为一恒定值,所以它的轨道为椭圆,这是结合数学中椭圆的定义和物理中天体轨道的成因来作判断的。这两个天体中可见的一个为常规天体,另一个应该是黑洞。假如把可见天体定为阳,黑洞定为阴,则又一次印证了阴阳相互依存的模型,也就是说宇宙天体中也到处可见太极阴阳结构模式。因为只有这种模式才是合乎相对稳定、短期平衡、永恒运动、互为变化的要求。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也有个解释,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只不过在这里再次印证一下。因为我写这篇东西,修改增删,断断续续拖了一个多月,有一些内容是后来想到或看到《钱江晚报》的新闻再补充上去的。前面论述太阳系行星的部分,我根据五行思想提出一种假想:太阳系的行星中,太阳先抛出物质形成木星,而木星在形成初期不稳定的状态下,又受太阳的回拉力而依此形成火、地、金、水。

这里有三点巧合可以作为这一猜想的佐证;1、在五行思想中,木位于东,性属风,时为春,功为生;2、木星向内的四星排列刚好符合五行相生次序;也就是说,古人对于行星的命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暗合科学规律。3、在体积来说,木星最大,这也符合大生小的常规经验。作为这种猜想的一个推论是:太阳上的元素比木星上原始,木星上的元素比(向内)其它四星原始。原始的含义是:一是种类少,二是原子序数小(也就是处在太极元素周期图的内层位置)。

最后一点猜测是:太阳系中只能有九个行星。因为天地之数中,九为老阳,为阳数之极,物极则反(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后羿射日”的故事,说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烤焦了大地,神箭手后羿射下来九个,剩下一个在天上。

这个故事讲的大概就是太阳系刚形成时,九大行星如太阳一样炽热。但那时候人类尚未诞生,是谁把这个关于天体演变的神话传播下来呢?这也许可以从UFO中找到答案。

UFO探索中,有许多确凿的资料表明:地球上存在的很多史前遗迹,内含很高的科技成分,决不是当前的地球人类文明所能做到的,而只能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地球人类的出现,不过是两、三百万年的时间,类人猿的出现也只是几千万年。而地球已经存在了50亿年,根据我前面用易卦推测,生命出现在5亿6千万年前。按照此种周期,地球上的高级生命足以产生好几轮了。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类早已曾发展到过比今天还发达的程度,由于地球上环境发生意外的巨大灾变,移居到外星上去了。地球作为他们的发源地和“外婆家”,他们经常要乘坐UFO来观光旅游。

太极八卦与化学元素合观图中,假如我们按太极阴阳理论的定义作出两个合理的类比规定:一、由内圈到外圈,每一圈代表依此递进的电子层;二、从乾卦到坤卦,按八卦次序依次代表同一电子层内电子的递增数。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图中精确的数的规律,先看主族元素:

1、左上角内两族元素(即乾宫碱金属,兑宫碱土金属),除去中宫太极,由内而外第二、三层每层分别纵向递增8个电子,第四、五层分别递增18个电子,第六层递增32个电子。

2、左下角内的两族元素(即离宫的铝土金属,震宫的碳族),由内而外纵向,第二层分别递增8个电子,第三、四两层分别递增18个电子,第五层递增32个电子。第六层空缺,按理论应该为递增32个电子。比较一下这四族元素的电子递增规律,我们发现左下角内的两族元素递增速度要比左上角相差一个电子层级别。第三、四、五、六层分别插进了过渡金属,所以相邻的碱土和铝土金属之间,第三、四两层横向递增11个电子,第五、六两层递增25个电子。为什么是1125这两个数,我也弄不明白。

3、右半图的两角内,即巽宫的氮族、坎宫的氧族、艮宫的卤族、坤宫的惰性气体,其递增规律是:由内而外纵向,第二层分别递增8个电子,第三、四两层分别递增18个电子,第五层分别递增32个电子,第六层空缺(按理论应该递增32个电子)。比较一下可以看出,除了左上角内的两族(即太阳的乾、兑两宫),其余族的电子递增规律,都是一样的。

现在来看它的另一个规律,把处于对角位置且相同层次的原子序数相加,可以发现,太阳和太阴内的两族数是相同的,少阴与少阳内的两族数是相同的,而且都为奇数。如果把空缺的六个元素也按照推论的序数补上去,两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这个元素周期圆图就是非常的精确、对称和平衡——它能而且只能是这样的一种形式结构。

再看过渡元素。在这个图中,横向的递增是全部相同的,且对角相加的四对族序数也相同。它的纵向递增,由内而外,第二层增加8个电子,第三、四层增加16个电子,第五、六层增加8个电子,第七层增加16个电子,第八层增加8个电子。与主族元素由内而外持续递增有所不同,它是“增8、增16”交互的。为什么会这样?读者可以联系宇宙生化部分内容想一想,就会明白:

主族元素是在地球诞生之初形成的,地球由极热冷却下来,所以元素的核外电子自然是逐层递增的:每增加一个电子就形成一种新元素,每增加完八个电子就形成一个性质的周期。过渡元素是在主族元素之后产生,也就是说,地球已经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并不持续增大,而是按八卦之数的单倍和双倍分别增8和增16,而且它并不形成周期。

太极八卦元素图与现在国际通行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方阵图)相比,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它不是机械死板的符号和数字的布列,而是一个有机的循环的整体;

二、它比方图有更好的直观性和预见性;

三、它更能体现元素内在的联系,揭示其粒子结构和本质。

四、它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对称的、平衡的模式,而且是唯一的模式,并不能随意排列的。

我前面提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八卦的对应关系,其微观的实质机制在哪里呢?如果联系文章其他部分内容,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元素的电子排布是按二进制规律递变的。

根据电子排布的泡利不相同原理:排在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其自旋方向必定相反。联系阴阳理论:假定其中的一个自旋方向为正为阳,另一个方向为阴为负。这正是一个精确的二进制模型,而且刚好是三变成一个周期,即23=8个电子。而且,核外电子的排布除了第一层是两个(阴阳),第二层就是八个,其余的层次都是八的倍数,而 8 = 23 是一个二进制数。也就是说,电子的排布是以正反一对电子(阴阳)为基础,按照二进制规律进行的。以阴阳2为基础变化这没问题,为什么变三次呢?我们看看立体几何中的坐标系就清楚了:空间是三维的 x y z ,以原点为对称,每一维排上方向相反的两个点子,排三次布满空间。

以前化学元素是一个一个零散地研究发现,然后从这些零散的元素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有了上面这个结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化学元素的数量和结构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阴阳模型和二进制规律排出来的,其数目只能是2n个。另外,圆周结构才更合乎周期规律的要求。请看八卦与主族元素图八卦与过渡元素图(附图 2728 ):

有人可能要问我这两个图有什么意义,它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从理论上推导出没有发现的新元素的结构。因为自然界的微观组成是精确的、量化的、对称的、平衡的,而不是随意的。

2、可以确定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按照二进制规律进行的。因为八卦图是按照二进制规则生成的,而化学元素能够精确地纳入八卦图中,所以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也必定是二进制的。

也就是说,元素是以阴阳为基础,按照二进制规律生化的。

如果从这两个图还看不明白,那么结合六十四卦即宇宙衍生图(请看附图 29 )就很清楚了。

 

 

化学元素排布的二进制和八进制规律 – 05 年补续

八卦与主族元素图看,很显然,元素周期律中存在着两种进制:二进制和八进制。

在每个周期之内,从一到八完成一个周期,它是按二进制规律的。为什么一个周期是八个元素?这里的八当然是八卦的八,也就是 23 = 8,因为这样就完成一个周期了。这里以 2 为基数这是很好理解的,2 就是“阴阳”或者说“正负”。那么为什么三次就完成一个周期呢?我想,这里的三次应该对应着空间的三维方向,即把阴阳或者说正负成对的两个电子在 X Y Z 三个方向分别排布一次。这也是为什么八卦是八卦而不是其他数字的原因,因为空间是三维的,2 的三次方就把空间的三个方向布满了。这大概也是占卦的时候为什么“三变成一爻”的原因了。

在不同的周期之间,显然是以八进制规律进行的。当元素以二进制方式排列了三次,排满八个电子以后,完成了一个周期,从头开始排布,那么元素的性质也差不多从头轮换一遍。这样经过六个周期以后,主族元素就排布完毕了。至于为什么经过六个周期,我想,还是因为空间是三维的缘故。因为空间是三维的,每一维分别有相反成对的两个方向,也就是空间有:上、下,左、右,前、后,这样六个方向。这也大概是占卦的时候为什么“六爻成一卦”的原因了。看来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是无意中与宇宙天地的规律暗合的,所以由它为基础构成的中医理论能够管用。

因为每个周期中有八个元素,经过六个周期,所以,形式上就有八个主族,每个族理论上有六个元素。但是我们从八卦与主族元素图中看到,只有处在太阳宫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是有六个元素的,其他各族都只有五个元素。当然,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二进制和八进制规律,从理论上排出其他六个族的第六种元素。

另外,我们从图中看到,处在太阳宫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是完全金属性(阳性),太阴宫的卤族元素、惰性气体是完全非金属性质(阴性)的。其余处在少阳宫的铝土金属、碳族元素,处在少阴宫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都有过渡的性质,即金属中有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中有金属的性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导体。

我们可以分别参考其余六个族的第五种元素参数,推导出其第六种元素如下:

铝土金属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B6,中文名称:铝六,原子序数:113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1,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3

碳族的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C6,中文名称:碳六,原子序数:114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2,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4

氮族的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N6,中文名称:氮六,原子序数:115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3,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5

氧族的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O6,中文名称:氧六,原子序数:116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4,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6

卤族的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F6,中文名称:氟六,原子序数:117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5,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7

惰性气体的第六种元素:

元素符号:D6,中文名称:惰六,原子序数:118

外围电子排布:6s2 6p6,核外电子排布:2,8,18,32, 32,18,8